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60尾~80尾亲鱼,约150公斤~200公斤,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这既是亲鱼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亲鱼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因此需适量投喂一些饲料。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首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7~10天左右注水50~60厘米,然后在池角堆放有机肥料,培养鱼苗的天然饵料,这种方法被称为肥水下塘,是我国传统的养鱼技术,非常适合鮰苗种培育使用。
施基肥的数量和种类,应因地制宜。依肥料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种为有机粪肥,如畜、禽、人粪尿,一般在鱼苗下塘前3~5天施入,约300~500千克/亩,施肥量主要视池塘肥度增减。如新塘、沙底漏水塘应多施,底泥厚的老塘就少施。另一种是大草绿肥,一般在鱼苗下塘前5~7天堆沤,约300~400千克/亩。
上一篇: 如何辨别催熟的西瓜?
下一篇: 食盐在畜牧生产中的妙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