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与玉米问作需抓好哪些关键措施? 其他豆类

大豆与玉米问作需抓好哪些关键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①选用适宜品种。玉米应选用叶片紧凑、秆硬抗倒、发育整齐、适于密植的良种;大豆应选用早熟性或耐荫结荚多的品种,如吉林3号等。②种植方式。一般2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或4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或6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③水肥管理。一般亩施复合肥5~7千克,保证苗全苗壮。幼苗期这两种作物都比较耐旱,一般不干旱可不必灌溉,有利蹲苗,促根深扎。大豆开花以后、玉米拔节以后,需水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大豆结荚鼓粒期和玉米抽雄期前后是这两种作物的需水临界期。遇气候干旱,要及时浇水。这两种作物间作,生育期进程比较一致,在土壤缺水时,可同时灌溉。但在追肥上,则要分别进行。大豆需要追施的氮肥量少,一般在花期追一次磷酸二铵等复合肥即可,每亩追施15~20千克;玉米需肥量大,一般在拔节、大喇叭口和抽雄时分别追肥一次,亩追施碳酸氢铵30~40千克。或在拔节期亩施40千克,在大喇叭口期亩追施50~55千克碳酸氢铵。

大豆、玉米问作可提高单位面积总产,但玉米对大豆的影响较大,为此,栽培上需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安排合适的行数组合。实践证明,8行大豆比4行玉米或12行大豆比6行玉米的行数组合比较合理,不仅玉米增产明显,1大豆所受的影响也较少。

  (2)选用适宜间作的品种。玉米选用生育期偏迟、株高中等和多果穗的双交或单交种。大豆要选用早熟或中早熟、不易倒伏、适宜和高杆作物间作的耐阴品种。

  (3)改进大豆和玉米的栽培技术。在种植密度上和单作比较,玉米的种植密度可增大30一50呖,大豆则可减少10一20%。同时,要多施有机肥做基肥,并注意在基肥中加入磷肥。迟熟大豆可应用生长调节剂控制大豆徒长,促进花多、荚多、籽粒饱满。

大豆有根瘤菌可以固氮,而玉米需氮量较多,所以生产上有大豆与玉米一起间作的习惯。间作时要做到①选用适宜品种。玉米应选用叶片紧凑、秆硬抗倒、发育整齐、适于密植的良种;大豆应选用早熟性或耐荫结荚多的品种,如吉林3号等。②种植方式。一般2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或4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或6行玉米间作2行大豆。③水肥管理。一般亩施复合肥5~7千克,保证苗全苗壮。幼苗期这两种作物都比较耐旱,一般不干旱可不必灌溉,有利蹲苗,促根深扎。大豆开花以后、玉米拔节以后,需水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大豆结荚鼓粒期和玉米抽雄期前后是这两种作物的需水临界期。遇气候干旱,要及时浇水。这两种作物间作,生育期进程比较一致,在土壤缺水时,可同时灌溉。但在追肥上,则要分别进行。大豆需要追施的氮肥量少,一般在花期追一次磷酸二铵等复合肥即可,每亩追施15~20千克;玉米需肥量大,一般在拔节、大喇叭口和抽雄时分别追肥一次,亩追施碳酸氢铵30~40千克。或在拔节期亩施40千克,在大喇叭口期亩追施50~55千克碳酸氢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