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催芽包括晒种、选种、浸种与消毒、催芽4个过程。
一、 晒种:
浸种前2~3天,选晴天将种子晒1~2 天。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
二、浸种消毒:
1、吸水量:水分是稻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首要条件,稻种只有吸收足够的水分,生理作用才能逐渐开始,吸水量达到自身重的25%~40%时才能发芽良好。一般浸泡种子的水超过种子重量50%以上。
2、浸种时间:浸种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品种及育秧方法等有很大的关系,温度高浸种时间短,温度低则浸种时间长。一般低温下(低于15℃)浸泡24小时,清明至谷雨浸种时间12--16小时,立夏后浸种时间8-10小时。
3、浸种过程:浸种时先将冲洗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8小时,然后用300倍液强氯精浸种8小时,消毒期间不换水,每隔4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浸后反复冲洗种子,彻底去掉药味再行催芽(强氯精的残留药液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或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12小时。种子放入药液中要充分搅拌,使种子和药液充分接触,提高浸种效果。浸种时,药液面要高出种子表面3~5cm,以免种子吸水膨胀后露出药液外影响浸种效果。用咪鲜胺药液浸种后不用清水冲洗,将种子取出滤干药液后可直接进行催芽。
4、浸种程度:
一听:剥开谷壳,米粒较易折断,无“嘣”声;
二碾 :折断的米粒放在木板、水泥板等硬物上,用指甲盖较易碾碎;
三捻:用拇食两指捻碾碎的米面,手感滑腻,略有硬糁;
四称:在开始浸种时,准确称量一部分稻种装入小纱网中与其余稻种一起浸泡;浸泡一定的时间后,将纱网袋中的稻种摊晾(约5~10分钟)至谷壳稍干,称其重量,如达到干重时的1.25~1.30倍时,即可确定该批稻种已吸水至适合催芽的程度,迅速将所有稻种捞起来,清洗干净后准备催芽。
5、注意事项:包衣种子更换清水时严禁揉搓,不能在池塘、沟渠浸泡,防止污染水源和包衣剂流失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三、催芽:
1、淘洗干净:将种子淘洗至无泡沫为止,沥干水分待催芽)。
2、沥干水分后预热:将种子用透气蛇皮袋分装,每袋不超过20斤,用35--40℃(两开一凉)温水浸泡20分钟,沥干水分。
3、做窝:先在地下铺20厘米厚稻草,稻草上面铺10-15厘米青菜或青草(青菜腐烂发热破胸),然后用隔一层薄膜(预防青菜腐烂产生有害气体毒害种子),再用稻草做窝。
4、上堆:将沥干水分盛装种子的蛇皮袋放入窝内,上用湿麻袋或旧棉被覆盖、捂紧。上堆7-8小时后观察温度,不超过38℃,高于35℃(手感较热)后敞开几分钟至30℃(手感舒适),再覆盖保温。一般需要20-24小时即可破胸。
5、拌种:将破胸的种子阴干。没有用精甲霜灵包衣的,用精甲霜灵拌种待播。
上一篇: 阿里山龙胆是草吗?
下一篇: 蒺藜叶黄芪生长环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