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全苗。谷子子粒较小,加之北方干旱等原因,容易造成谷田缺苗断垄。因此,应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植株有2~3片叶时要查苗补种,5~6片叶时进行间苗、定苗。(二)蹲苗促壮。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蹲苗。在植株2~3片叶时镇压,控制肥水等。(三)中耕除草。中耕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通常中耕2~3次。第一次中耕应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追肥、浇水进行,中耕要深,同时要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以4~5厘米为宜。
3—4叶时进行第一次浅锄,4—5叶时开始间苗,6—7叶时定苗,拔节后要细清垄,拔掉垄沟中的杂草进行深耕培土一次,孕穗期进行浅锄一次。做到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
1、保苗。谷子子粒较小,加之北方干旱等原因,容易造成谷田缺苗断垄。因此,应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植株有2~3片叶时要查苗补种,5~6片叶时进行间苗、定苗。
2、蹲苗促壮。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蹲苗。在植株2~3片叶时镇压,控制肥水等。
3、中耕除草。中耕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通常中耕2~3次。第一次中耕应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追肥、浇水进行,中耕要深,同时要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以4~5厘米为宜。
上一篇: 如何识别黄瓜苗期猝倒病?
下一篇: 枣采收的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