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如何有效防止小麦吸浆虫病的发生? 小麦

如何有效防止小麦吸浆虫病的发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吸浆虫病防治 小麦吸浆虫病危害具有隐蔽性,每年都有些漏防、导致小麦受害严重,农民遭受损失严重,防治小麦吸浆虫病发生有两个最佳防治时间 1.蛹期地面撒毒土防治。小麦孕穗期,吸浆虫的幼虫破茧出土,陆续化蛹,此期为吸浆虫防治第一个关键期,亩用2.5%甲基异柳磷粉剂600-900克,配湿润细土20-3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面,注意不要撒到叶上,上午10点以后施药,田间无路水时进行,施药后及时浇水,以确保药效。 2、成虫期喷雾防治。小麦抽穗期吸浆虫由蛹期羽化为成虫,开始在麦穗上产卵,此期为吸浆虫防治第二关键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豪升,对水1-2公斤搅匀,喷拌在25公斤细土(麦糠)上,傍晚前后把毒土(麦糠)撒于麦垄行间熏杀成虫。为确保效果可用两次药,可结合“一喷三防”配合杀虫剂、叶面肥、白粉病等达到防虫病的作用。

1、选用抗虫品种。颖壳扣合紧、籽粒灌浆快、种皮厚而坚韧的品种,不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侵入,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残留的虫数。

2、撒毒土。小麦抽穗期间幼虫大量向土表移动开始化蛹,可亩用3%的辛硫磷1.5~2kg,掺细土30kg,撒于麦田地表。撒药后及时浇水,效果更好。

3、穗期用药。在小麦扬花后期,是小麦吸浆虫产卵盛期,可亩用辉丰菊酯30~40ml,对水50kg,于上午7~10时或下午6~9时麦田喷施。

小麦吸浆虫,要在麦播期土壤处理基础上,于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重点施药,成虫盛发期即小麦抽穗70%左右时,喷药补治。
小麦吸浆虫应重点抓好蛹期防治。蛹期防治,凡每平方米有虫两头以上地块,可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与细干土30公斤掺匀,于4月中旬顺麦垄撒施,杀死上升至地表幼虫。撒施药土后浇水或中耕,以控制虫蛹出土羽化,可同时兼治麦蚜、麦蜘蛛等多种害虫。
如果错过蛹期防治有利时机,可在成虫期补治,每亩用4.5%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加水40公斤进行喷施,可兼治麦蚜、黏虫和麦叶蜂。也可结合防喷药防治吸浆虫,每亩所喷药液中加入禾果利30克或20%三唑酮乳油75-100毫升,兼治锈、白粉、叶枯等。
注意事项:1、要在小麦吸浆虫蛹期和成虫期防控,错过适期防治无效。雨后需再次补防。2、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治要按照吸浆虫为害活动规律和特点,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虫害发生严重田块,需隔1-2天再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才能确保取得好防治效果。3、喷药量一定要足,一般情况下,每亩手动喷雾器不低于30公斤(两药桶水),机动喷雾器不低于一桶半水,发生严重时手动喷雾器每亩喷药量增加到三桶水,机动喷雾器增加到两桶水。药剂必须采用二次稀释,才能充分发挥药效,避免因药剂稀释不匀造成药害。4、在施药时必须做好必要防护工作,施药遇到温度较高时一定要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等并不能抽烟及吃东西,施药结束后及时洗手,注意人身安全。

①小麦播种前,最后一次浅耕时;②小麦拔节期;③小麦孕穗期。 药剂:2%甲基异柳磷粉剂,4.5%甲敌粉,4%敌马粉,1.5%甲基1605粉,亩用2~3千克,或80%敌敌畏乳油50~100毫升加水1~2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喷在20~25千克的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施用,边撒边耕,翻入土中。(2)成虫期药剂防治 在小麦抽穗至开花前,每亩用80%敌敌畏150毫升,加水4千克稀释,喷洒在25千克麦糠上拌匀,隔行每亩撒一堆,此法残效期长,防治效果好。或用40%乐果乳剂1000倍;2.5%溴氰菊酯3000倍;40%杀螟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