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田期管理
1.1移栽期及大田秧苗密度
待秧苗长至平均叶龄为5叶便可插秧,晚造秧龄为20天左右。插秧规格7X5寸或6X5寸,每亩插1.7—2万棵,每棵插2苗,保证每亩基本苗8万左右。
塑料秧盘育苗抛秧的抛栽期在叶龄4.0—4.5,晚造秧龄12—18天左右移栽为宜。每亩抛秧基本苗1.7—2万棵,亩抛6万基本苗左右。
1.2大田施肥技术
(1)基肥
插秧前1天按每亩施莲花有机肥80kg或经高温发酵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0kg标准撒施作为基肥,然后将田块耙均匀。如果绿肥田压青作基肥,在移插或抛秧前20天压青,压青后让田水自然落干,保持湿润状态7天以上,然后在插前2天耙田以准备插秧。
(2)追肥
返青分孽肥:在插后5—10天内,每亩施莲花有机肥50kg+自制优质农家肥50kg青分蘖肥。
促分蘖、壮蘖肥:插后5—6天,每亩施莲花有机肥30kg促进水稻分蘖。
孕穗肥:在够苗露晒田后如叶色出现赤黄的前提下,在幼穗分化1—3期时(一般在插后35天,抛秧后40天左右),每亩施莲花有机肥或农家肥50kg作孕穗肥。
保花肥:在幼穗分化4—5期,剑叶抽出2/3至3/4时,保持叶色青绿,以防穗花严重退化,保证产量,施好保花肥。
1.3水分管理
抛秧后7天(立苗期内)保持泥皮水,促进分蘖,待够苗时即排水露晒田,多露轻晒,以促土壤换气及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期保持薄水层,期间可自然落干1—2天后灌回薄水层;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采取后水不见前水的间歇灌溉方式,使土壤保持干干湿湿,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的目的,增强植株的活力。收割前7天开始断水。
1.4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清理净化农田环境,减少病虫草鼠害的发生。
稻田养鸭,减少草及虫害的发生。
采用太阳能诱虫灯诱杀害虫。
生物农药防治。
2.后期管理
(1)收获
有机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在专用的晒场晒谷,禁止在公路、沥清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2)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3)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仓库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专用仓堆放。
上一篇: 怎样开展菊花叶枯病的无公害防治?
下一篇: 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