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缓控释肥的特点? 其他禾谷类

缓控释肥的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概念缓释肥料是指能延缓或控制养分释放速度的新型肥料。相对于速效肥,有以下一些优点:

  1.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营养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缓慢,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

  2.肥效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在整个生产期对养分的需求。

  3.由于肥料释放缓慢,一次大量施用不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而“烧苗”。

  4.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成本。

  广义上的缓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与控释肥两大类型。

  特点缓释肥:通过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主要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施入土壤后,在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肥料逐渐分解,氮素缓慢释放,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氮的需求。

  控释肥:通过外表包膜的方式把水溶性肥料包在膜内使养分缓慢释放。当包膜的肥料颗粒接触潮湿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透过包膜渗透进入内部,使部分肥料溶解。

  这部分水溶养分又透过包膜上的微孔缓慢而不断向外扩散。

  肥料释放的速度取决于土壤的温度以及膜的厚度,温度越高,肥料的溶解速度及穿越膜的速度越快;膜越薄,渗透越快。

  根据成膜物质不同,分为非有机物包膜肥料、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性树脂包膜肥料,其中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是目前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控释肥。

  缓释肥和控释肥都是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缓释肥与控释肥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但从控制养分释放速率的机制和效果来看,缓释肥和控释肥是区别的。

  缓释肥在释放时受土壤pH值、微生物活动、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类型及灌溉水量等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肥料释放不均匀,养分释放速度和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一定完全同步;同时大部分为单体肥,以氮肥为主。

  而控释肥多为N-P-K复合肥或再加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施入土壤后,它的释放速度只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但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也很大,在比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升高,控释肥的释放速度加快,同时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对肥料的需求也增加。

  因此,控释肥释放养分的速度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速度比较符合,从而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目前主要用4种缓/控释技术:

一:硫包衣,采用硫磺对尿素进行包裹,施入后土壤首先与外包裹的硫磺接触,通过土壤溶液对硫磺的分解而逐步露出内包裹的尿素,以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

二:树脂包膜,采用树脂类物质对尿素经多次喷涂而成,由此形成网状覆盖,其微孔可达数千至数万个,通过微孔释放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

三:缓释剂技术,该技术是通过铝硅酸盐对氮素的吸附产生二次释放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

四:多肽技术,肽亦称胜,为氨基酸组合,两个氨基酸组合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组合称为三肽,以此类推,达到十个为多肽,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条件,而蛋白质为构成植物的主体,植物蛋白质的来源之一是植物吸收铵态氮在根部转化为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而多肽技术中的肽直接进入植物体内合成蛋白质,减少了根部的转化合成过程,因此达到速效作用;氨基酸中又含有大量的功能基,功能基亦称官能团,具有极强的缓冲功能(减少土壤内施入化学肥料等外界因素而引起的局部剧烈的酸碱变化,确保植物根系减轻强碱的伤害),其次官能团的离子交换能力可及时的吸附即将流失的氮素,在植物需要时又解附释放氮素供作物吸收利用,不间断的吸附与解附延长了氮素的释放期,达到了缓控的作用,同时吸附作用又减少了磷素被土壤的固定,增加了磷肥的利用率。因此提高了肥料的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