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 > 渔业生产中,疖疮病如何防治? 水产保护

渔业生产中,疖疮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病原:

病原菌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菌体长0.8~2.1微米,宽0.35~1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

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病症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部位出现脓疮,手

摸有浮肿的感觉,脓疮内部充满含血的浓汁和大量细菌,所以又名瘤痢病.鱼鳍基部往往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裂开,有时像把烂纸扇,病

情严重的鱼肠道也往往充血发炎.

二、流行情况:此病在我国各地都可发现,但发病数不多.此病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三、治疗方法:

1、用双黄精华或者二氧化氯150g/亩.米,连泼洒2~3次.

2、同时用菌克、双黄精华.维生素拌料内服,加倍量连服5~7天.

3、也可选用利福平2克+VC2克+开胃应激灵2克/公斤饲料,服3~5天,即可治愈.每天投药饵1次,连用1个星期,否则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

注意水质变化,及时用菌制剂及地质改良剂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