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龟鳖 > 为什么冬眠龟容易死亡? 龟鳖

为什么冬眠龟容易死亡?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龟是变温动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15℃是个临界点。15°以下,龟就开始不吃食物,而当温度继续降低,也就是说当温度低于10℃,龟就进入了冬眠状态。最适宜的冬眠温度是4-10℃,在自然状态下,龟大多会钻入比较松软的泥沙里面进行冬眠。冬眠时,龟的头、尾、四肢都缩入壳内,双目紧闭,不吃东西也不活动,新陈代谢慢了,机体免疫能力也随之下降了。

  在自然环境下,往往是体质好的龟能够安全地度过冬眠期活下来,而体质弱的经受不住自然环境的变化,最终会死亡,要想让龟安全过冬,病龟和稚龟是一个难点。

  健康的龟眼睛有神,目光炯炯,它的各个部位,头尾四肢,皮肤等非常有弹性,用手一碰它,就会缩回去;而病龟就大不一样了,眼睛朦胧,一看精神状况就不好,平时也基本上不大爱活动,反应迟钝,皮肤也没有什么弹性。

  这些病龟或者体质弱的龟必须挑出来,单独饲养,单独放池,进行保温或加温饲养治疗,水温控制在25-30℃之间。保温或加温治疗就是将病龟或者体质弱的龟放到一个水温相对比较恒定的环境里面饲养,类似于我们的疗养,目的就是让它们尽快的恢复体质,这并不等于不让龟冬眠,而是缩短了龟的冬眠期,因为龟在冬眠的时候消耗的是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等到身体内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几乎要用光时,冬眠期也将结束了。由于病龟平时积累的营养物质少,所以,冬眠期越长对它们的健康越不利。

  即使是健康体质好的龟,也需要贴膘饲养,从9月开始,要让龟顿顿吃饱,以前采取隔天喂食的也可以改为每天喂食一次或两次,连续饲养一个月,让它们储备足够的越冬营养物质。龟过瘦或吃食状态不好,或者过小的龟,越冬之前也需进行短时间的加温饲养了。温度调整到25-30℃,促使正常吃食,让其储备足够的过冬营养。否则反之由于储备的脂肪量过少,也有可能因为无法坚持到气温回升就死亡。

  再有就是稚龟。饲养场或者玩家头年苗冬眠后也往往会出现死亡现象,而且数量还不少。并非经过冬眠死亡的稚龟都是病龟。龟的孵化期为每年的5--10月份,早孵化出来的龟也就是头苗,它们的个体都比较大,出生的时候温度高于20℃,可以吃开口料,后孵化出来的龟是尾苗,出生的时候温度低于20℃,也就就停止了吃东西,没有吃过开口料,而且尾苗适应早晚温差的能力非常低。因为它没有吃饲料,抵抗能力比较弱,体质也比较差,温度稍微低点就可能导致冻死。

  大批量的稚龟可以考虑把龟放到房间,温度相对来讲比较恒定的一个冬眠温度中去过冬;如果是玩家手里少量头年苗,建议不要冬眠,进行加温饲养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