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遗传的影响 2 环境的影响 3 营养的影响 4 配种时间的影响 5 泌乳的影响 6 管理的影响
1 遗传的影响
对于猪来说, 虽然每窝产仔数的遗传力估计值是低的, 但每窝产仔数受不同类型的遗传影响是非常大的。品种平均值的差异可高达每窝3~4 头仔猪。中国的多数猪种的产仔性能比国外品种明显为高。另外, 实践证明近交会明显引起繁殖性能的下降, 而杂交往往能提高每窝产仔数。
2 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可以改变许多动物的繁殖过程。日照长度的改变, 与季节性发情动物的开始发情有关。日照长度和温度是母羊、母马发情的主要环境因素。在卵巢的正常活动下, 日照对母羊的排卵数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试验证明, 绵羊随配种季节的进展, 产双羔的比例逐渐增加, 并在配种中期达到高峰。其原因是日照时间的缩短对母羊分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能力有逐渐增强的刺激, 从而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增加, 促进了卵巢的活动, 有利于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排卵数目也相应增加。
3 营养的影响
营养也是影响家畜繁殖力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 营养不足会延迟青年母畜初情期的到来, 对于成年母畜会造成发情抑制、发情不规律、排卵率降低、乳腺发育迟缓, 甚至会增加早期胚胎死亡、死产和初生仔畜的死亡率。
4 配种时间的影响
假若精子和卵子均属于正常, 则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变为配种时间是否适时, 也即排卵时是否有足够的精子达到受精部位( 输卵管壶腹)与卵子相遇。卵子排出后若不能及时与精子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 则随着时间的延长, 衰老过程的加深, 其受精能力会逐渐减弱, 最后丧失受精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某些衰老的卵子即使能与精子受精, 也往往会影响早期胚胎的生活力或者使异常受精现象增多。由此可见, 每种家畜在发情期内, 都有一个配种效果最高的阶段。这种现象对排卵时间较晚的母畜, 如母牛特别明显, 生产实践也充分证明此点。
5 泌乳的影响
母畜产后发情的出现与否和出现的早晚与泌乳期间的卵巢机能、新仔畜的哺乳、乳用家畜的产乳量及挤奶次数都有直接的关系。母牛的出现伴有发情症状的排卵一般在产后的 30~100 天。但由于挤奶和哺乳的方法的不同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例如, 挤奶牛在产后 30~
70 天即可发情, 而哺乳母牛出现发情的时间往往长达 90~100 天, 而每天多次挤奶又比每天只挤两次者推迟。母猪在产后泌乳期间尽管有时出现发情, 但症状往往既不明显也不发生排卵, 当哺乳 5~7 周断奶, 7 天后即可出现发情。总的来说, 哺乳会延迟产后发情。当母牛泌乳量大、受胎率低时, 在生产中往往是由于空怀期长, 泌乳量下降速度慢, 泌乳期延长的结果。而挤奶次数增加和吮乳刺激, 会使母牛卵巢机能恢复期延长。
6 管理的影响
家畜的繁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控制, 良好的管理工作应建立在对整个畜群或个体的繁殖能力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放牧、饲喂、运动或调教、使役、休息、厩舍卫生设施和交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均对家畜的繁殖力有一定的影响。而管理不善, 不但会使一些家畜的繁殖力降低, 而且往往会造成家畜的不育。对于母牛的管理工作, 若能适当提高产前( 分娩前 8 周) 和配种前母牛的饲养水平, 提前或适当延长青年和老年母牛的配种期, 及早进行妊娠鉴定分群管理, 采用同期发情等技术措施, 可进一步发挥母牛群的繁殖潜力。
上一篇: 防止平菇、蘑菇受鬼伞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 养牛户如何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