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茬收割粉碎秸秆。使用带秸秆切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水稻的同时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面。
割茬高度不超过10厘米,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厘米。若留茬高、秸秆未粉碎,须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粉碎。
2、深耕埋秸秆。大铧犁、旋耕机、反转灭茬机等耕作机械,深耕灭茬,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以II档为宜,匀速前进。耕深控制在16-20厘米,将秸秆深埋。
3、施基肥。秸秆还田后通过增施一定量氮肥促使秸秆腐解,避免秸秆腐解与作物争氮。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减少磷钾肥用量。氮肥在正常施用的基础上增加10%左右,约纯氮1-1.5公斤,折合尿素2-3公斤。
4、浅旋耕整地。与第一次深耕埋茬比,第二遍速度可稍快。两遍作业应纵横向交叉进行。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
5、播种。浅旋耕整地之后,即可进行机条播或人工播种,人工播种还应耙平掩种。若用小麦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也可不需要浅旋耕整地。
6、适度镇压。实施旱田水稻秸秆还田的要配套实施适度镇压措施。水稻秸秆还田后,宜使用带圆盘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实施镇压,提高土壤坚实度,防止因秸秆还田使土层架空造成失墒。其它播种方式,也应采取相应镇压机具镇压。
7、机械开沟。沟深:畦沟0.2米左右,腰沟0.25米左右,田边沟0.35米左右,田外大沟深0.6-0.8米。
下一篇: 豌豆白粉病-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