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节水。在设施蔬菜栽培条件下,膜下滴灌与畦灌相比,冬暖棚一季每亩实现节水80——128立方米,节水30%——40%,每亩节水、节电可减少投资85——130元。
二是节肥。在蔬菜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滴灌施肥与畦灌冲肥相比,节省化肥25%——40%,每亩实现节肥投资130——250元。试验表明,畦灌冲肥对氮肥的利用率只有大约27%,而滴灌施肥对氮肥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8%。
三是对棚室内环境有良性影响。1)可以降低棚室内相对湿度:膜下滴灌土壤水分蒸发量小,相对于畦灌,明显降低了棚室内湿度,而在蔬菜生长旺盛或盛采期,湿度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2)可以保持棚室内气温和地温:畦灌会导致棚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过大,一般一次浇水可以影响3——4天,而最初的1——2天内,畦灌较滴灌温度可以低2——4℃。试验证明,滴灌施肥与畦灌冲肥相比,蔬菜初次采收时间可以提前7——11天。滴灌施肥注入土壤中的水分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地温相对较高。地温高,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可以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四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滴灌克服了畦灌冲肥造成的土壤板结,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
五是提高作物产量。膜下滴灌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改善了棚室内的环境和土壤物理性质,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提高了蔬菜产量。试验证明,在番茄和黄瓜上实施滴灌施肥较传统的畦灌冲肥可以分别增产9.4%和30.1%。
六是经济效益显著
在棚室蔬菜生产上,配套滴灌设施,不仅能优化灌水季节和超时令蔬菜生产的土壤条件,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蔬菜早熟、高产、优质,防病。其主要优点有:
⑴节水、省地。滴灌克服了传统沟灌由于土壤、渠道水分因空间蒸发而大量流失的弊端,因而节水效果明显,可节水50%—60%。另外,输水管和滴灌带基本不占用有效的土地面积,可以提高棚室内土地的利用率。
⑵省工、省力。可省工50%。
⑶减少肥料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传统的沟灌用水量大,所施用的肥料易随水下渗到土壤深层,使蔬菜根系难以利用,而滴灌追施的肥料大多集中于蔬菜根际部位,从而避免了肥料的淋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⑷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传统的沟灌易造成土壤板结,而滴灌的土壤疏松、不板结、土壤容重小、孔隙度适中,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⑸可提高棚室内的气温和地温。
一是省水。滴灌用水仅为地面灌溉的1/3、喷灌的1/2。在棚室蔬菜生产上采用滴灌,可显着节约水资源、扩大温室种植面积、改善棚室内蔬菜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节水节能常规漫灌约需水440方/亩,而微喷为 100 方/ 亩。
二是省肥。较沟灌平均省肥40%.保土保肥漫灌时70%~80%为无效水 ,随水跑的肥料约占30%~50%。
三是省工省力劳动力用量只需常规的1/5。
四是不误农时,一播全苗。由于滴灌具有干播湿出的优点,为各作物抓住农时,保证全苗,提高单产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夏季青草喂牛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 如何做好麝香鼠夏季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