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如何推广优良品种? 其他禾谷类

如何推广优良品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优良品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事半功倍的载体,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最主要的技术支撑。然而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正确认识品种的特征属性
任何一个优良品种都有其一定的生态适应区域,正所谓“没有万能的品种”。就是说,没有哪一个品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没有任何一个品种能高抗所有的病害,也没有哪一个品种能适应所有变化着的生理小种。实践证明,不同气候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主要病害,而品种的抗性是稳产性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之前必须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品种审定。经营者可借助审定公告了解其适宜种植区域以及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给拟推广品种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
2 准确把握当地生态环境条件
只有准确把握当地生态气候,才能准确确定当地所需品种类型。也只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才是优良品种。事实上,当地种植制度与其气候条件紧密相连,有效积温少的北方就不能种植需有效积温多的晚熟玉米品种,否则该品种成熟就会遭受低温冻害,黄淮平原二熟制的夏玉米区种植早熟玉米品种则会极大地浪费宝贵的光热资源,降低其产量。
3 充分了解农民的种植习惯
多少年来,农民形成的种植习惯各地不一。对玉米种植而言,有的地方,农民喜欢高秆稀植大穗品种,而有的地方,农民则喜欢矮秆密植中小穗品种;有的则对穗轴有偏好,一部分喜欢白轴,而另一部分人喜欢红轴,而更有人喜欢长牙马齿型的,有人喜欢食口性好的硬粒型品种。要了解当地农民的这些习惯,把农民对品种的喜好与需求看作销售突破口,只有找准突破口,才能扩大销售数量。
4 强化技术服务
随着种子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种子销售越来越困难。不仅要求销售种子者懂得种植专业知识,把握品种习性,还要求懂得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农业方面的技术和经营技巧,不仅要求销售者现场讲座传授技术,还要求售后服务,适时田间指导,正所谓“种子买到手、技术跟着走”。例如播种,对农民来说,人人都会,但是真正做到播好种则不容易,它要求播后苗全、齐、匀、壮、便于日后田间作业栽培管理,利于将来群体光合作用效率的发挥。
优良种子的合理密植及种植方式,构成了一个高效的作物光合群体,采用优化的肥水管理,才能支持群体生产出更高的作物产量。对弱春性小麦品种而言,黄淮地区播种期不能早于 10 月10 日,否则极易造成苗期冻害,对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就不能播种密度过大,否则极易倒伏、空秆;对高水肥条件下密植玉米品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更有利于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在玉米5 叶期之前喷施农药防治灰飞虱传播玉米病毒病,减少粗缩病的危害,而不致使农民误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给种子销售者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而亲临现场,认真客观地为农民讲解相关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诸如非种子质量事件的处理,正确引导农民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清除不必要的误会,对日后销售一定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