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 其他蔬菜

双孢菇的生物学特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双孢菇的生长基质及营养

  (1)碳源:碳源不仅是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而且是双孢菇生命活动重要的能量来源。双孢菇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这些碳源物质广泛存在于秸杆中,但双孢菇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较差,用于栽培双孢菇的原料须通过堆制发酵,利用一些嗜热及中温型的微生物对原料进行腐熟处理,双孢菇的菌丝才能较好地吸收利用。

  (2)氮源:用于提供氮源的物质主要为畜禽粪便和饼肥以及堆制发酵过程中的转化的菌体蛋白。对于双孢菇而言,培养料配制时适宜的C/N比为(30-33):1,堆制发酵后的C/N应为(17-18):1。

  (3)无机盐类:双孢菇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以无机盐形式被吸收利用。这些元素有磷、钾、镁、钙、铁及一些微量元素,它们直接参与菌丝分解代谢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

  (4)生长因子:在双孢菇生长过程中,除了碳、氮、无机盐外需要一些生长素。如:B族维生素、硫胺素、烟酸等。

  2外界环境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温度:温度是双孢菇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生活条件。不同温型的菌株,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菌丝体阶段5-32℃最适温度为24℃,超过35℃菌丝不能生长,甚至死亡。双孢菇菌丝较耐低温,在零下20℃时双双孢菇菌丝也不会死亡。子实体发育的温度为4-32℃,最适为13-18℃,温度低于12℃以下,子实体生长慢、数量少、肉厚但产量低。温度高于19℃,子实体数量多,但生长快、柄易伸长、肉质疏松、易开伞、品质低。

  (2)水分:双孢菇子实体含水量达90%左右。水分在双孢菇的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双孢菇对水的需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空气相对湿度,二是培养料含水量及覆土层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在发菌阶段保持60%-70%,出菇阶段要达到90%,但不可超过95%;发酵期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60%-75%,发酵结束后,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左右,覆土层含水量一般在18%-22%,但要据所覆土质灵活调节。

  (3)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氧性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过程必须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菌丝生长的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1%-0.5%,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到0.03%-0.1%时,易于诱导菇蕾发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4%以上时,线状菌丝扭结成原基能力大大下降,易出畸型或死菇,当浓度大于0.6%时,土层中线状菌丝易形成气生的绒毛菌丝而冒出土面,俗称“冒菌”。

  (4)光照:双孢菇在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都不需要光线,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的品质更优。

  (5)酸碱度:双孢菇菌丝体在PH5.5-8.5都可以生长,最适PH值为7左右,但播种前堆肥的PH值应该调到7.5左右,覆土层的PH值应调到7.5-8.0。在栽培过程中,因菌丝体的代谢作用会使培养料及覆土层的PH值下降,应适当喷施石灰水上清液。

  (6)覆土:双孢菇是土生菌,不覆土就不会出菇。覆土材料的质地、营养、持水力、结构、及覆土的时机都会影响结菇及出菇质量。双孢菇最好的覆土材料为草炭土,我们选用复合黄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