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畦藏苹果,要掌握好适期采收、果实预冷、筑畦人贮,以及贮藏管理等技术环节。供作田间畦藏的果实,宜在保证产量、有利贮藏、不易发生贮藏生理病害的情况下适当晚采,采果后立即预冷,在旬平均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就可入畦贮藏。
果实人畦前,要先把畦面整平压实,铺上一层厚3~5一层厚3~5豢厘米的洁净细沙。铺沙后,向畦面泼水(秋旱时尤其重要),以维持畦内有一定的湿度。泼水量,以畦边有水外流为度。然后,沿果畦的两个长边,每隔75~100厘米钉1个粗7~10厘米,长70~80厘米的硬杂木桩,人土深度为木桩全长的一半。钉好木桩后,在其内侧竖立l层用紫穗槐条或高梁秸制成的箔,箔高30~40厘米。箔要绑缚在木桩上,以防果实贮藏期间“塌堆”。箔内侧要铺衬2层完整的牛皮纸,纸的底边折向畦面5厘米长,顶边高出箔顶10厘米。纸与纸的接缝处一定要搭接严密,以免深冬期间冷空气侵袭冻伤果实。
供作田间畦藏的果实,一定要严格挑选。人贮时,要把较小的果实摆在底层,把中大型果实逐层摆上去。摆果高度,畦两侧30~40厘米,畦中央70~80厘米,整个果堆顶部呈拱形。果实摆好后,随即用2~4层牛皮纸盖好封严,其上再盖一层苫席。苫席的两边和接缝处,用木棍或两端坠有石块的绳子压牢,以免大风刮掉覆盖物。为了加强通风换气,常在果堆中竖立一定数量的秫秸把通风。
畦藏的苹果,也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天气情况,做好前、中、后“三期管理”。
果品人畦初期果堆温度一般比气温高2~3℃。此期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尽快降低果堆温度。每天傍晚揭开苫席使果堆散热,借助于夜间下沉的冷空气降低果温。早晨再将苫席盖好、压牢,避免阳光直射,使果堆内保持较低的温度。这一时期,若果堆内温度高于17℃,可在膀晚揭席通风时,向果堆上洒水降温。洒水量,每米畦长一般用清水25千克左右。
当气温下降到O℃左右时,即进入贮藏中期。这一时期管理的重点是加强防寒保温。要抓紧在晴朗天气,倒畦检查一次,严格剔除腐烂病果后,再加盖3层包装纸防寒。同时,要从果畦周围起土,培在高梁秸箔的外侧,以便保温。当气温下降到-5~-6℃时,要在果堆顶部覆盖30厘米厚的软草。果畦的其他部位,也要覆盖树叶和杂草,最后用苫席搭严、压实。封好后的果畦,一般到来年3月上中旬销售前不再揭动。
来年春季,天气逐渐回暖时,即进入贮藏后期。在此期间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增减果堆上的覆盖物,务使果堆内的温度稳定在1~l℃。
整个畦藏期间,要注意预防鼠害,以免其咬破防寒牛皮纸,寒风侵入果堆,冻伤果实。
上一篇: 寄生虫———养猪厂的隐形杀手
下一篇: 玉米种子储藏期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