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洋葱 > 洋葱的栽培特性? 洋葱

洋葱的栽培特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洋葱是一种耐运输、耐贮藏的常用蔬菜,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鳞茎,有特殊的香辣味,能增进食欲,可治疗多种疾病;不仅耐贮藏,也可脱水加工成出口蔬菜。洋葱按鲜茎皮色可分为红皮、黄皮和白皮三种;按鳞茎形状可分为扁平形、长椭圆形、长球形、球形和扁圆五种。不同球形与早晚熟性有关,一般球形越扁,熟性越早。种植洋葱品种不同,产量有较大差异,熟性早的扁平品种,一般亩产4500--5500公斤左右;中晚熟品种一般亩产5000--5500公斤。种植洋葱的经济效益每亩在3000---6000元之间。而且易管理,是农业调整种植结构的较好模式。适合作为萝卜、白菜收获后的接茬蔬菜。  播种育苗  洋葱育苗  (一)播种期。播种期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温度、光照和选用品种的熟性而定。洋葱对温度和光照都比较敏感,因此,秋播对播种期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壮程度的健壮秧苗,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长发育过大,通过春化阶段,到第二年春季出现先期抽薹。

(二)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年来没有种过葱蒜类作物的田块,以中性壤土为宜。

(三)播种方法。播种方法一般有条播和撒播两种。 1.条播:先在苗床畦面上开9~10厘米间距的小沟,沟深1.5~2厘米,播籽后用笤帚横扫覆土,再用脚力将播种沟的土踩实,随即浇水。 2.撒播:先在苗床浇足底水,渗透后撒细土一薄层,再撒播种籽,然后再覆土1.5厘米。   

(四)播种量。播种量的多少与秧苗的健壮和先抽薹也有关系,密度太高,秧苗细弱,密度太稀,秧苗生长过粗,容易抽薹。

(五)苗期管理。播种后一定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土面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要等到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才可以适当控制浇水。

(一)播种期。播种期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温度、光照和选用品种的熟性而定。洋葱对温度和光照都比较敏感,因此,秋播对播种期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培育有一定粗壮程度的健壮秧苗,又要防止秧苗冬前生长发育过大,通过春化阶段,到第二年春季出现先期抽薹。

(二)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年来没有种过葱蒜类作物的田块,以中性壤土为宜。

(三)播种方法。播种方法一般有条播和撒播两种。 1.条播:先在苗床畦面上开9~10厘米间距的小沟,沟深1.5~2厘米,播籽后用笤帚横扫覆土,再用脚力将播种沟的土踩实,随即浇水。 2.撒播:先在苗床浇足底水,渗透后撒细土一薄层,再撒播种籽,然后再覆土1.5厘米。   

(四)播种量。播种量的多少与秧苗的健壮和先抽薹也有关系,密度太高,秧苗细弱,密度太稀,秧苗生长过粗,容易抽薹。

(五)苗期管理。播种后一定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土面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要等到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才可以适当控制浇水。

洋葱的叶由叶身和叶鞘两部分组成,由叶鞘部分形成假茎和鳞茎。叶身暗绿色,呈圆筒状,中空,腹部有凹沟(是幼苗期区别于大葱的形态标志之一。洋葱的管状叶直立生长,具有较小的叶面积,叶表面被有较厚的蜡粉,是一种抗旱的生态特征。叶身是洋葱的同化器官。叶身数目的多少和叶面积的大小,关系到洋葱的产量和品质。而叶片数目和叶面积主要取决于抽薹与否、幼苗生长期的长短和栽培技术。先期抽薹或播种过晚,势必缩短幼苗期而使叶数减少,叶面积缩小,而降低产量。

叶鞘套合成假茎。生育初期,中鞘基部不膨大,假茎上下粗细相仿。生育后期,叶鞘基部膨大形成肉质鳞片。叶鞘是洋葱的营养物质贮藏器官。叶鞘的数量和厚薄,直接影响鳞茎的大小。所以,要提高洋葱产量,首先必须造成适于叶部生长的良好条件。鳞茎多为扁圆球形、圆球形或高桩圆球形,外表为紫红色、黄色或绿白色。在形态上鳞茎主要是由肥厚的叶鞘基部层层抱合而成。它实际上是叶部的变态,植物学上应属于叶部结构,每一片肥厚的叶鞘基部称为鳞片。包裹在鳞茎外部的鳞片在鳞茎成熟时干缩成膜质鳞片,具有保护内部肉质鳞片,以免水分大量蒸发的功能。从鳞茎的解剖构成看,包在鳞茎外层的开放鳞片上部有生长正常的叶鞘和功能叶,在开放性肉质鳞片里面为侧芽,每个鳞茎中侧芽数量不等,一般2个~5个,每个侧芽包括几片尚未伸展成叶片的闭合鳞片和生长锥。侧芽数量越多,鳞茎越肥大(图21)。

洋葱的根系和茎特点,洋葱在炎热干旱季节来临前,地上部枯萎,地下部形成肥大的鳞茎。鳞茎贮有丰富的养分与水分,并具有极强的抗逆性,使洋葱得以安全度过高温、干旱的黛画夏季和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