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圈一般消毒程序是什么?

猪圈一般消毒程序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消毒可分为日常保护性消毒和终末彻底消毒。日常保护性 消毒指饲养过程中的消毒,终末彻底消毒指空栏后进猪前的彻 底消毒。

1 终末消毒

1.1 机械性清除 空栏后,彻底清除栏舍内的残料、垃圾、粪污以及墙面、 顶棚、设备上的尘土。对地面、设备、器具进行必要的冲洗, 直至清洁为止。

1.2 猪舍消毒 水洗后进行晾晒干燥,待干燥后要关闭门窗,可用速灭5 号、过氧乙酸熏蒸或高锰酸钾与甲醛熏蒸消毒12小时以上。

1.3 设备器具的消毒 可选用广谱消毒药,如氢氧化钠溶液、过氧乙酸、百毒杀 等消毒液。可先用2%3%火碱液对猪栏、地面、粪尿沟等喷 洒浸泡,一小时后低压冲洗,然后再用另外一种消毒液喷雾消 毒,可选0.3%过氧乙酸、1300菌毒灭或1500消毒威等。消 毒时要注意药液的稀释度、药液用量和作用时间。提高消毒液 的温度的方法对消毒效果会更好一些。消毒后畜舍保持通风、 干燥,空置1周。 2.1.4 装猪前消毒 装猪前一天再一次喷雾消毒,即可装猪。

2 日常保护性消毒

2.1 场区入口设立消毒池,池长等于车轮周长的2.5倍, 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用1300菌毒灭或3%火碱溶液注满消 毒池,每周更换1次,保持消毒池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性。场区 入口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进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 及监督工作,负责维护消毒池、更换消毒剂。

2.2 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须经“踩、照(喷雾)、洗、 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照射紫外线1015分钟或 经喷雾,用11200消毒威或1500强效碘溶液等消毒洗手, 更换场区工作服、鞋等并经过消毒通道)方能进入场区,必要 的外来人员来访依上述程序并穿全身防护服入场。

2.3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生产区消毒间用紫外线灯照 15分钟,用消毒液洗手,更换进入产区的衣物、水鞋后,经 23%火碱消毒池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舍需在外更衣室脱掉 所穿衣物,在沐浴室用温水彻底淋浴后,进入内更衣室,穿舍 内工作服、水鞋后进舍。

2.4 生产用车辆必须在场区入口处进行消毒,23%碱消毒池后,用1800消毒威药液对来往车辆的车身、车底 盘、驾驶室地板彻底的喷洒消毒;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进行 再次喷雾消毒。进入场区的物品,在紫外线下照射30分钟,或 喷雾,或浸泡,或擦拭消毒后方可入场;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再 次用消毒液喷雾或擦拭到最小外包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使用。

2.5 外来购猪车辆一律禁止入场,装猪前应严格喷雾 消毒;售猪后,对使用过的装猪台、磅秤及时进行清理、冲洗、消毒。

2.6 每间猪舍入口处设一消毒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人 员进出各舍时,双脚都必须踏入消毒盆1次。

2.7 免疫接种、接产、手术等生产过程要注意操作人 员、猪体、器械、药品的消毒。

2.8 饲槽及其它用具需每天洗刷,定期用1500菌毒敌 溶液进行消毒,各舍每周打扫卫生后带猪喷雾消毒1次,全场 2周喷雾消毒1次,不留死角;消毒药品视不同环境条件选用 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基本上每3个月更换一次。

2.9 饮水消毒,可选用消毒威、25%有效氯漂白粉、 50%百毒杀或速灭5号等消毒夜对饮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