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尽量避免从白痢病严重的种鸡场引入种蛋,加强种蛋及孵化设备的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如合理饲养密度,注意控制温度,饲料营养要全面等。
治疗: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带鸡消毒,用大蒜 (每只鸡用0.3克)、马齿苋(每只鸡用2.5克)捣汁,混在饲料中,连喂2天。
雏鸡白痢的防治,饲养者通常在雏鸡开食之日起,便在饲料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的种类很多,人们曾使用过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氟派酸等。从多年来防治实践和细菌的分离、药敏试验结果看,以下药物是比较好的,如痢特灵(0.04%拌料)、氯霉素(0.1%拌料)、庆大霉素(2000一3000IU/只饮水)、氟派酸(0.01一0.02%拌料)。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防止雏鸡下痢也有很好的效果。而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可以说几乎无效。 |
用药物预防应防止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更不要一味加大剂量达到防治目的。应该考虑到有效药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换使用,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在上述药物给药时除痢特灵投喂时间可长一些(连喂7天,停药3天后再投喂5-7 天),其它药物只需投药4一5天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
近些年来微生物制剂开始在畜牧业中应用,这种生物制剂对防治畜禽下痢有较好效果,该种制剂具有安全、无毒、不产生副作用、细菌不产生药性、价廉等特点。常用的有促菌生、调痢生、乳酸菌等。用这类药物的同时以及前后4一5天应该禁用抗菌药物。经大批量的实验认为,这种生物制剂防治鸡白痢病的效果多数情况下相当或尢于药物预防的水平。这类制剂的使用必须保证正常的育雏条件,较好的兽医卫生管理措施。与鸡群的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在使用时应从小群试验开始,按照规定的剂量、方法进行,取得经验后再应用到生产中去。 |
育成鸡白痢病的治疗要突出一个早字,一旦发现鸡群中病死鸡增多,确诊后立即全群给药,可投予氟派酸或氯霉素等药物,5天后间隔2一3天再投喂5天,目的是使新发病例得到有效控制,制止病情的蔓延扩大。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不良因素对鸡群的影响,可以大大缩短病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
从我国目前养鸡业中鸡白痢发生现状看,单纯地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鸡白痢病的,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控制和进一步消灭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各类种鸡场应把净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一个种鸡场来说,鸡白痢病的有或无,关系到该场的兴衰与存亡。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种鸡场通过净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一个种鸡场通过3一5年的净化工作就可以使种鸡群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降低到较低水平,可以使一个深受其害的种鸡场起死回生,为广大用户提供合格、健康的种蛋、鸡雏,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工作主要是采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现场检疫寸淘汰阳性鸡与贯彻兽医卫生综防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数年,定见成效 |
上一篇: 温室蔬菜冬灌技术?
下一篇: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适宜播种期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