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绵蚜,同翅目,绵蚜科,别名,赤蚜、血色蚜、绵蚜、白毛虫。
形态特征:?xml:namespace>
成虫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7-2毫米,翅展5.5毫米左右,暗褐色,头胸部黑色,腹背覆有较少腊质白绵毛状物。触角丝状6节,第3节特长,有24-28个感觉圈,第4节次长,有3-4个感觉圈,第5节长于第6节,有1-5个感觉圈,第6节有2个感觉圈。复眼暗红色,单眼3个深红色,有眼瘤。翅透明、翅脉与翅痣棕色,前翅中脉分2支。足黑褐色。腹管退化为环状黑色小孔。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2毫米,卵圆形,腹部显著膨大,暗红至暗红褐色,腹背覆有较多的白绵毛状物。无额瘤;触角丝状6节,基部两节粗短,第3节特长,第5节近端部和第6节基部各具1感觉圈,第4、5节末端与第6节黑色;复眼暗红色,有眼瘤;口器末端黑色。腹背有4条纵列的泌腊孔;腹管退化呈半圆形裂口,位于第5、6节的泌腊孔中间。有性蚜体稍被白绵毛,触角丝状5节,口器退化,雌体长1毫米淡黄褐色,腹部赤褐色;雄体长0.6-0.7毫米,黄绿色,腹部分节明显,各节中部隆起。卵椭圆形,长0.5毫米,初橙黄色渐变褐色,光滑外覆白粉,较大的一端精孔突出。若虫触角5节,体赤褐色,腹背白绵毛状物较少。4龄,老熟时体长1.4-1.8毫米,与成虫相似,翅基蚜(有翅若蚜)较小翅芽黑色。
上一篇: 高温干旱地区蔬菜如何管理?
下一篇: 紫花苜蓿的选种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