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分布普遍且为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流行蔓延快,为害时间长,为害重,损失大。该病除为害辣椒外,还为害番茄、茄子等。
一、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将近成熟的辣椒果实,染病果实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茎和果梗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二、发病原因:
1、重茬种植连年种植,病原积累快,基数高,一旦条件适宜,病害就会迅速扩展、蔓延。清除病叶、病果、残体不彻底,病菌通过风、雨不断向外传播,即使新茬,但只要病原存在、条件适宜即可造成病害爆发、流行。
2、苗床管理不科学,即不进行种子药剂杀菌处理、土壤消毒,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苗床感染,移入大田后,可继续危害。
3、病菌从伤口入侵,发病后,通过风雨、气流及蚜虫、跳蝉等剌吸式害虫传播为害。
发病条件病菌发育温度为12-32℃,适宜温度27℃,相对湿度为95%左右。雨季来得早,温湿度适宜,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4、重复浸染次数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87%-95%,病菌潜育期仅3天左右,侵染次数频繁,病原积累快,在短期内可以造成大流行。夏季干旱、持续高温,日灼严重,有利于后期病害的流行。
5、栽植密度大、偏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可以加快病害的流行。用药不及时忽视苗床和大田药剂防治,没有做到早查早治、防患于末然。
三、防治方法
1、选种和推广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用4%农抗120瓜菜烟草专用型100倍液浸种12小时,捞出凉半干后直接播种。也可先用凉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55℃温水浸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
2、合理轮作:与麦类、玉米实行2-3年轮作倒茬,避免与瓜类、蔬菜连作。3、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合理密植;棚室要及时通风排湿,避免高温高湿;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株;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免疫能力。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隔10-15天喷1次4%农抗120瓜菜烟草专用型600倍液,连喷3-4次。也可喷80%代森锰锌600倍、75%百菌清600倍。
①选用抗病品种。辣椒可选早杂2号、细线椒等品种。
②选用无病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即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冷却后催芽播种。药剂浸种,用冷水浸种10~15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氢氧化钙或草木灰中和酸性,然后立即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用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
③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前茬最好是瓜类蔬菜、豆类蔬菜。
④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地块栽培,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培育壮苗、无病苗,适时定植,及时追肥、培土、打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夏季高温干旱,傍晚浇水可降低地温。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另外,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然后喷施农药。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上一篇: 常见的人和兽一志患病的有哪些?
下一篇: 养殖过程中甲鱼爬坡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