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因素: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因此,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的动物,对同一种抗原的免疫反应强弱也有差异。
二、营养状况: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例如,VA缺乏会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体内的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动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环境卫生及消毒等。如果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都会使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取得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得好可减少或杜绝强毒感染的机会,使动物安全度过接种疫苗后的诱导期。只有环境搞得好,就大大减少动物发病的机会,即使抗体水平不高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如果环境差,存有大量的病原,即使抗体水平较高也会存在发病的可能。
四、疫苗的质量: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弱毒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一个繁殖过程,因而接种的疫苗中必须含有足够量的有活力的病原,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灭活苗接种后没有繁殖过程,因而必须有足够的抗原量做保证,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保存与运输不当会使疫苗质量下降甚至失效。
五、疫苗的使用:在疫苗的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免疫效果,例如疫苗的稀释方法,水质,雾粒大小,接种途径,免疫程序等都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 马铃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吗?
下一篇: 萝卜的播种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