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措施? 马铃薯

马铃薯的抗旱栽培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 良种选择

1 良种选择标准

马铃薯良种选择标准,高产:如单株生产能力强,块茎个大,单株结薯个数适中;优质:块茎的性状好,薯形好,芽眼浅,耐贮藏,运输,食用性好,结薯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表现为对不同土质、不同生态环境有一定适应能力;高效:商品性好,有卖相,能赚钱等。

2 合理选用品种

二 种薯选择和处理

1 健康种薯选择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无病虫、无冻害的块茎作种薯,凡薯皮龟裂、畸形、尖头、皮色暗淡、芽眼凸出,有病斑、受冻老化、薯块变形等块茎,应坚决淘汰。

2 生产上选用马铃薯脱毒种作种薯依据

脱毒种薯经脱毒生产,去除了种薯所带病毒,使马铃薯种性得以恢复,病害大幅度减少,植株表现叶片清秀,生长建壮。多年实践证明,从一级到四级种以内的各代种薯,均比未脱毒的常规种薯增产。增产幅度一级种约50--100%,二级种约30--50%,三级种约15--30%,四级约10%左右。农户在马铃薯种植中最好选用一、二、三级脱毒种,这样的脱毒种薯种性强,退化率低,增产潜力大。种薯种植面积每年应按1:10左右的比例种植。

3 种薯处理

若种薯过大,60克以上,宜在播种前3--4天切块,在阴凉下摊晾,让切口充分愈合。切块时,充分利用薯块顶端优势,根据种薯的重量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二分为四,每个切块不得少于2个芽眼,重量30克以上。

三 地块选择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尽量选择群众基础比较好的村组,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浇灌的沙壤土或冬闲稻田,pH值在4.8--7之间为宜。前茬用过除草剂的地块应了解清楚用的什么除草剂,若用过对马铃薯生长有妨碍的除草剂,则慎重选地。

四 适时播种,深播,缓解干旱影响

在干旱条件下,不提倡提前深耕整地,宜边整地、边打塘,边浇清粪水、边播种,边施腐熟农家肥(干粪)、再施无机肥、盖种、理墒、适当起垄、盖膜,或直接打塘、施清粪水、播种、施腐熟农家肥,再施无机肥,盖种、理墒、适当起垄、盖膜。起垄标准:种薯和垄沟平行甚至低于垄沟,垄向须和坡向垂直,有利于减少水分流失,起到抗旱作用。同时理好抗旱、排涝防渍沟。

五 科学施肥,以肥调水

马铃薯是高产、喜钾作物。由于农民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着重氮轻磷钾的现象,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根据马铃薯一生的须肥特点,N和KO2比例要适当.结合我县施肥情况,底肥以重施优质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氮、磷、钾比例约为2.2:1:4.6。增农家肥,以肥调水,抗旱壮苗。结果表明,在施肥适量的情况下,施用有机肥的马铃薯淀粉含量均高于无机复合肥[8.J]。重施农家肥为主要底肥,不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从而达到以肥调水,抗旱壮苗的目的。

六 地膜覆盖种植,防止水分从垄面蒸发

根据大关县冬春干旱,而且地温、气温低的特点,使用地膜覆盖种植冬马铃薯是一项重要而行之有效的关键措施。使用地膜覆盖栽培,利于保湿、保温、保肥。

七 加强田间管理

苗期加强查膜护膜,保持膜面整洁完好,若有破损,应及时用细土封好破损处;查苗放苗,有缺塘的立即补苗,放苗后并重新用土封好出苗口;马铃薯地上部分植株长到10--15厘米时,即植株封行以前,及时揭膜(大关县在3月初),揭膜除草培土一次,破除板结,为块茎膨大创造良好条件。

八 适时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停止生长,茎叶枯黄时,块茎易和葡萄茎分离,比重大,淀粉、蛋白质及其它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限度,而水分含量降低,此时是食用块茎最适宜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