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茎腐病是怎么回事? 玉米

玉米茎腐病是怎么回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腐病,是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的整株很快青枯干死的突发性土传真菌病害。发病主要在灌浆期至成熟期发生,但在乳熟期之前没有明显的发病特征,乳熟期至蜡熟期才是发病的高峰期。春玉米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8月份,夏玉米的发病时间则在9月份的上中旬。

其发病程度主要受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密度等条件的影响,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目前遍及全国玉米产区,分布广,危害大,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40%-50%,特别严重的高达80%以上,农民称之为“暴死”,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发病症状

根茎症状:玉米青枯病发病后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中间维管束变色,须根和根毛减少,茎基部中空并软化。剖开茎部可看到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还有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而且茎很容易倒折。

叶片症状:主要以青枯和黄枯二种为主。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

果穗特征:玉米青枯病发生后期,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脱粒困难。

目前没有好的抗病品种,也没有特效药剂和立竿见影的措施,只能采取预防和综合防治,减轻或控制病害。玉米青枯病发病非常迅速,一旦发现,就要尽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