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叶,请问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玉米德氏霉菌[Drechsleramaydis(Nishik.)shoem.]引起,流行年份为害严重。2、玉米小斑病有些什么症状?答: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①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958号、农大108、浚单20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②实行轮作倒茬制度 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③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④药剂防治 苗期喷施96%的恶霉灵3000倍液+天达2116壮苗专用600倍液,同时兼防兼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圆斑病,拔节期后喷施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万兴+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防效显
1、生理病害?xml:namespace>
夏季降雨较多,短时期降水强度大,部分地块积水或土壤水分过饱和,使根系受涝而影响生长。同时,高温天气蒸发强烈,叶片得不到及时的水和养分补充,也容易造成叶片变黄。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中耕松土,追施氮钾肥和喷施叶面肥。
2、缺素症
一般因氮素供应不足,先从老叶开始黄苗、黄叶,植株生长较弱。生产上可通过追施氮肥来补充养分。缺锌、缺硫症。缺锌苗期由黄变白,拔节后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缺硫由幼叶开始变黄,黄色均匀,植株生长较弱。防治方法:通过补充肥料得到改善。
3、病虫害的因素
褐斑病、细菌性茎基腐病、黄斑病(叶斑病)、玉米螟等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黄叶,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