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夏花生的中后期管理? 其他禾谷类

夏花生的中后期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花生高产要求中期不徒长,后期不早衰,因而,在田间管理上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水肥管理

花生开花下针期对水肥的需要量逐渐增多,应注意及时追肥灌水,补充营养和排除干旱。当田间叶片出现在中午萎蔫,日落没有恢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小水沟灌润浇的方法,增加土壤湿度,绝对不能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开花下针。

如果浇水后叶片浅黄失绿,每亩可以追施尿素2.5—5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磷酸钾5—7.5千克,如果叶片太过浓密,那么就不适合追施氮肥。此外,在开花下针期,叶面喷施硼、钼、锌等微肥,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微肥的喷施浓度为:硼砂0.2%—0.3%,钼酸铵0.1%,硫酸锌0.2%。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喷施或混合喷施,一般要喷施两次。

  结荚期是花生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需肥水的高峰期,水肥不足会影响植株生育进程和荚果饱满。但土壤肥力基础好和花针期肥水猛攻,也能引起植株徒长而过早封行,造成田间郁闭,叶面积下降,果针高吊而针多不实和果多不饱。因此,在始花后30—50天,主茎高达35—40厘米,第一对侧枝8—10节,平均长度大于10厘米时,应当及时叶面喷施B9等化学调控剂,以控上促下,确保茎枝稳长促进结果。一般每亩用0.1%和B9溶液50千克,均匀喷施于花生上部叶片上。

结荚期以后,花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茎叶主要营养入不敷出,茎枝基部叶片逐渐脱落。收获前,每条茎枝只有4—6片顶叶,是维持全株活力,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为了增强叶片活力和延长功能期,应当从结果后期开始喷施叶面肥,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每次每亩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加水50千克稀释后均匀喷施。

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锐减,根系吸水能力减弱,如果雨水过多而且排水不良,就会引起根系腐烂,茎枝枯衰,饱果率降低和土壤空气窒息而发生烂果病。因此,要注意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消除渍害。

另外,此期植株耗水量虽然少,但遇到干旱,根系容易衰败,引起顶叶脱落,茎枝也随即衰退,造成减产。因此,仍然要及时进行灌饱果水,以保根,保叶,维持叶片活力,提高饱果率,确保高产,稳产。

二、中耕培土

花生培土有增温、防涝,促进果针入土结荚和荚果发育的作用,一般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盛花期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培土高度一般为5—7厘米,以不埋压分枝为最好,达到土松垄胖。10天后再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高度一般为8—12厘米。

三、防治病虫害

花生中后期主要有叶斑病,锈病,棉铃虫,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应加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