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 姜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姜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姜瘟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一、姜瘟病(也叫青枯病、腐烂病)的传播途径
  1.病土。在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在姜地,致使土壤带菌。
  2.病姜。姜种带菌是主要初侵染源,种植带菌姜种长出的姜苗就会发病,成为田间中心病株。
  3.病肥。若姜田使用病株残体或病土沤制的圈肥,也会将病菌带到田里引起发病。
  4.病水。灌溉水和雨水是传播病菌的媒介。在发病盛期,水源被污染,病菌就会随水而流,引发病害蔓延。
  二、姜瘟病的发病条件
  1.病原菌由根茎的伤口侵入,8月上旬扶垄培土,根系受到伤害,病菌由根的伤口大量侵入,引起病害发生。
  2.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6—31℃,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害蔓延越快。
  3.高温多雨,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激烈,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4.每年6—9月,每降大雨后7天左右,姜田出现1次发病高峰。
  5.老姜区年年重茬地连作,病菌积累多,发病早,危害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田间积水、多中耕锄草、偏施氮肥的姜田发病重。
  三、姜瘟病的低成本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为姜沟杀菌、浸种和润沙,成本为1亩地2—10元。
  (1)姜沟杀菌:防治最佳时间是8月上旬(立秋)扶垄培土时,用津河牌农用链霉素喷洒姜沟的断根、伤根,全面杀菌,防止病原菌从根的伤口侵入大姜植株。姜沟杀菌预防成本很低,仅仅为1—2元,而且防治效果很好,基本没有发病的大姜植株。
  (2)浸种:大姜催芽前,用津河牌农用链霉素浸种15—30分钟,杀死大姜表面的姜瘟病菌。1亩地姜种用5袋农用链霉素。
  (3)润沙:大姜入窖前,1个姜洞用3—5袋津河牌农用链霉素(500万单位)润沙。
  2.治疗方法为灌根和熏蒸土壤,最低成本为1亩地100元。
  (1)灌根:发现中心病株时,对病株周围的大姜用津河牌农用链霉素+细菌速净灌根,1株灌药液1斤,间隔5天1次,连续灌根4次。
  (2)处理土壤。对发生姜瘟病的地块,用氯化苦或者溴甲烷(也叫溴灭钛)处理地块,熏蒸土壤。熏蒸成本成本高,氯化苦处理500—600元/亩,溴甲烷处理800—1200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