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条件
1.1 环境的选择与质量要求 花生绿色食品栽培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区域周围不能有工矿企业,并要远离公路、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要道。大气检测标准,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和氟日检测量,不得超出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标准,pH值、总汞、总镉、总砷、总铅、铬(六价)、氯化物、氟化物、氢化物,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土壤标准符合(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的2倍标准差,即符合土壤污染1--2级(污染综合指数≤0.7--1.0)标准。
1.2 地块的选择 为了获得高产,避免花生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生产花生绿色食品的地片最好是两年以上没有种过花生的生茬地,土层深40cm以上的轻壤或砂壤为最好,地力中等以上,旱能浇涝能排,不内涝不高燥。
2 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
2.1 耕作与施肥 冬耕25--30cm为宜。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为主,可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禁用硝态氮肥)。一般地力水平下,产量300kg/667平方米,施优质(含氮量0.2%以上,需50℃以上高温腐熟,下同)有机肥(包括厩肥、堆肥、绿肥等)1000--1500kg、尿素10kg、 有机肥和化肥以铺施为主,一般有机肥冬耕前铺施2/3,剩下的1/3和化肥春耙前铺施。生物肥集中撒施在播种沟内。量大的,扶垄时可包在垄中间1/2,花生生长期间除了追施叶面肥以外,一般不需要追施其他肥。
2.2 种子的选用和处理 选用综合抗性较好的花生品种(系),剥前晒种果2--3天,种子分级粒选,播种前667平方米种量用生根粉6号1g(30mg/kg)浸种4个小时,然后播种。
2.3 播种方式与除草:L以扶垄盖膜播种双行为好,垄距80--85cm,垄高10cm,垄面宽50--60cm,垄上小行距35--40cm,穴距15.5--16.5cm,每667平方米播9000穴,每穴2粒种子,地膜选用0.004--0.005mm乙草胺除草膜,露栽田和垄种的垄沟可结合用机械耕耘人工拔除进行除草。
2.4 病虫害的防治 花生病虫害种类较多,防治病虫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生态控制,本着安全、营养原则,应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综合防治技术。
2.5 消灭鼠害 如有田鼠危害,以人工消灭为主,用夹子打、水灌鼠洞、挖洞捉鼠。也可以结合用性激素诱扑。
2.6 防止徒长与及时排涝:高肥水条件下,苗期一般不浇水,若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仍干旱无雨,发现叶片泛白出现萎蔫时,应立即灌沟润垄,确保果针及时入土结实和荚果充分膨大。防止徒长,采取人工去顶。注意生产花生绿色食品禁止施用任何化学生长调节剂。花生生长中后期,及时排涝以免烂果,确保产品质量。
2.7 后期管理 为防止植株早衰,促进粒大果饱,一是继续防治病虫害;二是叶面追肥,钛微肥,每667平方米每次用原液1500ml兑水750kg均匀喷洒于叶的正面,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667平方米每次喷900kg。
花生收获前半月,覆膜田顺垄沟将残膜拣净,以避免田间白色污染。适时收获确保质量,当群体大多饱果皮表发青,内果皮发黑,俗称“青皮金亮”状,应及时收获。收回的花生及时晒干,确保不霉捂,干后及时入库按绿色食品要求妥善保管。
上一篇: 百香果病毒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 玉米细菌性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