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叶片、叶柄、茎、果梗和蒴果均受侵害。苗期即可发病,被害幼苗 常在苗期死亡。叶上病斑初为水浸状小点,渐扩大为褐色至灰褐色多角形病 斑,最后常呈黑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还常沿叶脉串连成条斑。在湿润 时病斑上有菌浓溢出,而在干燥时造成穿孔。病斑多时常引起附近组织干缩, 因而使叶片变形。茎和叶柄上产生黑色条斑,后期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由菌胶 分泌液干燥后所形成的薄膜。芝麻顶部被害后不能继续发育,蒴果病斑黑褐 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蒴果内的种子常为黑褐色、干瘪。
芝麻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方法:
防治本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抓好下述环节:
(1)种子消毒。
采用热药浸种或温汤浸种处理可消灭种子上的病原细菌,减少初侵染源。可选用温水48~53℃浸种30分钟,或硫酸铜2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5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恒温48℃热药浸种15分钟,或20%喹菌酮可湿粉1500倍液恒温48℃热药浸种15分钟。恒温热药浸种处理法较常规的温汤浸种处理法效果为优。
(2)注意寻找抗病品种或抗病单株,选育高产抗病良种。
(3)加强管理,抓好栽培防病。配方施肥;科学管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清洁田园,收集病残落叶烧毁。
(4)及时喷药预防控病。
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在病害尚未出现时喷药预防1~2次,发病初期连续喷药封锁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1:1:100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1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粉800倍液,喷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上一篇: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方案?
下一篇: 灵芝有哪些药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