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土、肥、水条件。(2)良好的高产品种。(3)确定适宜的千斤高产栽培途径。(4)良好的种植基础。(5)加强冬前和赵冬管理,培育冬前壮苗。(6)浇好关键水,搞好中后期管理水肥管理。(7)适时收获,精收细打。
上一篇: 玉米倒伏后的紧急补救措施?
下一篇: 防治西红柿斑枯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