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好雏鸡养好雏鸡是养好蛋鸡和延长蛋鸡高峰期的基础工作,雏鸡健壮且发育良好整齐是青年鸡整齐发育和快速生长的基础,青年鸡发育良好整齐是同时开产和快速升蛋并获得最佳高峰产蛋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的前提。
2 搞好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鸡(7~20 周龄)是从育雏期结束到产蛋率达 5%时的这一时期,育成鸡具有体征成熟、食欲旺盛、体温调节和抗病力增强、各器官(尤其是性器官和性腺)和骨骼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3 搞好开产管理(1)为使鸡体在高峰期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力且防止高峰期免疫应激,产蛋率达到 5%时肌注新 - 支 - 减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时间应科学、合理,操作步骤和技术应规范,接种器械应好用且清洁。(2)开产前 2 周开始换饲高峰期饲料,换料时应遵循“由少到多、逐渐更换”的原则,一般需要 2~3 周的时间全部换用高峰饲料,产蛋率70%时饲料蛋白为 17%,产蛋率每提高 10%蛋白质提高 1%,高峰期饲料蛋白≥19%,能量水平为 2.7~2.75MJ/kg。(3)从产蛋率 10%开始增加光照,每周增加约 0.5h,产蛋率达到 50%后每 2 周增加约 0.5h,进入产蛋高峰期后光照为 16~17h/d,光照强度为 10~12 lx,为防止啄癖的发生应在日光灯外涂一薄层红漆或罩一个红色灯罩。
4 搞好高峰期饲养管理
4.1 环境条件控制(1) 产蛋鸡适宜和理想温度分别为 5~27℃和 18~25℃,低于 5℃或高于 28℃时不仅料蛋比和蛋品不合格率升高而且产蛋率也会下降,所以夏季为提高产蛋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应通过遮阳、洒水、通风和水帘制冷等措施将鸡舍内温度控制在 18~25℃。(2)为防止应激反应引起的产蛋率降低和其他不良反应,产蛋高峰期蛋鸡舍内的光照时间恒定在 16.5h/d,强度为 10~12 lx;湿度为55%~60%;同时应防止非工作人员和野生、散养动物进入鸡舍,工作人员应技术熟练、操作规范和坚守岗位。(3)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时间大部分集中在 10:00~12:00,鸡蛋若不能及时捡出因心理作用可降低蛋鸡产蛋率和增加破损蛋的出现,为此每天应在 12:00 和 17:00 分别按时捡蛋以促进产蛋和防止破损蛋增多。
4.2 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1)高峰期蛋鸡和其他用途、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鸡一样,夏季随着温度的升高采食量逐渐减少,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应在调整 10:00点前和 16:00 后饲喂的基础上,在夜间“子”时开灯补饲,同时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2)在调整饲喂时间和夜间补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保证营养需求,高产期蛋鸡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比其他季节高 1%,同时适当提高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的含量,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山楂粉以增加高峰期蛋鸡的采食量。
5 搞好环境卫生在科学选址、规范建厂和严格人员、车辆管控消毒的基础上,每月清扫或清洗、消毒鸡场、器具 1~2 次,每周带鸡喷雾消毒 2~3 次,每天通风 3h 以上,清除的废弃物和清洗废水及其污染物品应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上一篇: 禽病防治有哪些技巧?
下一篇: 植物检疫范围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