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选高敏药物,忌滥用药物。高敏药物可缩短疗程,减少药物投入量,降低死亡率。而滥用药物的结果是导致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困难。
二宜联合用药,忌药物拮抗。多数禽病并非单独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现象经常存在。因此,应综合各种病因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对鸡球虫病的治疗,可另投加其他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小鹅瘟时,可适量加入利福平、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药物的拮抗或副作用。
三宜对症治疗,忌标本偏颇。一些暴发性疾病,潜伏期很短(短者仅几小时),投入的药物尚未吸收,禽已死亡。大部分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症治疗,标本兼治。
四宜疗程完整,忌半途而废。一般情况下,每种禽病均有潜伏期和发病过程,治疗药物也应用足疗程。而见好就收的给药方式只能杀灭部分病原体或抑制病原体的活性,待药物作用时间一过,病原体活性恢复,可使家禽继发其他疾病,进而感染禽群。
禽病防治十注意
一、注意及早用药。发现异常,马上用药治疗。
二、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三、注意病外因素。不宜单从用药治疗方面去对待,同时要注意消除导致疾病的病外因素,如密度过大、禽舍潮湿、空气不洁、温度偏低偏高等,否则疗效甚微。
四、注意水料用量:应掌握拌药的饮水。饲料能在2小时内吃完,才更为有效。饮服疫苗时,要先停水2小时,并保证在短时间内饮完,每只禽都能饮上。
五、注意拌药均匀:应先将片剂药物研成粉状,加水溶解,放入少量饲料中拌匀,再加入所需饲料拌和。饲料较多时要反复多次,确保药物均匀后,才能饲喂。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药物中毒。
六、注意首次剂量加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首次剂量应加倍,以便提高体内药物浓度,达到快速治疗效果。一般选择2至3种不同的抗菌药物,以扩大杀菌范围。预防时则用一种药物即可,且宜间隔轮换用药。
七、注意换药间隔:不要频繁更换药物,连用2至3天仍无效的药物,可考虑更换。每种抗生素不能长时间单一使用,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八、注意呼吸道病:发病禽舍要喷洒消毒药,尤其是需带禽消毒时,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消毒前要给禽群服用红霉素、土霉素、维生素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九、注意防治结合:在使用抗菌药的同时,应加入抗病毒药物,以免继发病毒感染致病。病初要注意病禽的隔离,加大健康禽群的预防用药量。
十、注意饲管护理:疾病治疗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病后要注意禽群护理和体质恢复。切忌治疗不彻底,护理不到位。
上一篇: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危害症状?
下一篇: 夏季延长鸡产蛋高峰期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