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河蟹,经济效益高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交通便利保水力强的田块,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
二、稻蟹工程的建设
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应按蟹、稻共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养殖技术等条件,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其主要是挖好一套蟹沟,加高加固四周田埂。
开挖一套蟹沟:蟹沟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2一3米左右开挖,沟宽2—4米,深1—1.5米,坡比1:2,其总面积占大田面积的10一15%左右。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视田块的大小在稻田中间开挖3—5条宽50—70Cm,深30—40cm的田间沟,田间沟与环构相通,其形状可为“十、井、半”等形。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的。有条件的可利用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蟹的暂养池,也可利用稻田的进排水渠道改造而成,其方法是将排水渠道外一侧的渠边加高加固,达标准后便可结合使用。没有的话就在稻田的一端或一角开挖100-150m2,深1.5m左右的暂养池。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的总面积不超过大田总面积的20%。
三、防逃设施建设
1、钙塑板防逃墙选用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养蟹稻田四周埋设,通常钙塑板高60—70cm,埋人士中10一20crn,高出地面50cm,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细铁丝扎牢,接头处要紧密,不能留有缝隙,四角作成圆弧形。这种防逃设施防逃性能好,能抗住较大的风灾袭击,是较为常用的一种。
2、砖砌防逃墙选用普通的红砖沿稻田四周砌墙,墙基人土20一30cm,底脚压牢,墙高40—50cm,临近稻田一面要用水泥抹平。墙顶要砌“倒檐”。
四、水稻的栽插
1、水稻要选择生长期长,分前力强,丰产性能好,耐肥抗倒,抗病虫,耐淹,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的水稻良种。如汕优63,盐粳87。
2、插种方式为宽窄行双龙出海,适当增加沟、塘边的栽插密度,一般每亩插约2—3万丛,每丛3—5株,保证基本苗5万株左右。晚稻在早稻的宽行中直接免耕插秧。
3、栽插前施足基肥,每亩农家肥60—70担,饼肥150—200公斤。秧栽插前2—3天使用一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传播。
六、稻田养蟹模式及蟹种投放
在投放蟹种之前,应用田水喷淋蟹种3—4遍,使蟹种逐渐适应因水,然后让其自行爬人田中。切不可将蟹种一下投人水中,以免环境变化太大,导致蟹种死亡。
七、河蟹的饲养管理
河蟹是杂食性偏动物性的甲壳动物。在天然水域中,由于水域广阔,水质良好,溶氧量高,水草鲜嫩且丰富。所以,河蟹虽然主要摄食植物性饵料,但生长发育良好。
八、田间管理技术
l、合理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提倡化肥基施,追肥深施和根外追肥。化肥应选择硫酸铰10公斤或尿素5公斤。最好追肥在窄行中,以利水稻生长。
2、科学使用农药:
①选择对口农药。稻瘟病——用三环吐、多菌灵,不用稻瘟散;纹枯病——用井冈霉素,不用稻脚青;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用杀虫双、杀虫眯,慎用杀螟松、甲基1605等。
②掌握农药的安全用量:根据病虫害的情况,比安全用量低10—30%。
③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细喷雾或弥雾的雾滴直径在25Hrn以下,雾喷在稻株上有较好的粘附力,流落到田水中的农药少,应提倡用这样的喷雾方法施农药。
④注意农药的施用时间:宜在早、晚进行。水稻抽穗扬花期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
⑤施药后应及时换人新鲜水,或深灌水。
⑥施药时尽量把河廉施人蟹沟和暂养池内。
上一篇: 茄子黄萎病如何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