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怎么样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白粉病? 西葫芦

怎么样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白粉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白粉病?

西葫芦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叶片发病重,叶柄和茎次之。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包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斑,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白色的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长出成堆黄褐色小粒点,以后变黑,即病菌的子囊壳。发病与流行条件:西葫芦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温度和寄主的长势。低湿可以使孢子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还有利于病菌孢子侵入。高温干澡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期是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病菌的病残体及感病的寄主时,白粉病即流行。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邯鄣西葫芦、天津25等。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二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50倍液,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要做到早预防、午前防和喷周到及大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