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在春季小麦返青后,当麦田平均病株率达到15%时,开始第一次用药防治。2、强调喷雾均匀打透,药液尽量喷洒到麦苗基部病斑上。3、亩用12.5%烯唑醇 15~30克+50%多菌灵80~100克,或20%三唑酮50毫升+50%多菌灵80~100克,或5%井岗霉素100~150克,对水45-50公斤,喷雾防治。
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如郑引1号、扬麦1号、丰产3号、华麦7号、鄂麦6号、阿夫、7023、8060、7909、鲁麦14号、仪宁小麦、淮849-2、陕229、矮早781、郑州831、冀84-5418、豫麦10号、豫麦13号、豫麦16号、豫麦17号、百农3217、百泉3039、博爱7422、温麦4号等。215953虽然病指高,但产量损失少。
2、施肥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施氮肥,可改痒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
3、适期播种
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
4、药剂防治
①播种前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羟锈宁)粉剂、或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较低则易发生药害,如每kg种子加1.5kg种子加1.5mg赤霉素,就可克服上述杀菌剂的药害。
②翌年春季冬、春小麦拔节期,亩用有效成分井冈霉素10克,或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4%、蜡质芽孢杆菌16亿个/克)26克,或烯唑醇7.5克,或苯甲·丙环唑6-9克、或丙环唑10克。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
5、生物防治
提倡施用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B#力粉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增产13.7%。
上一篇: 如何防治羊巴氏杆菌病?
下一篇: 苹果需要喷果实增色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