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天为什么会发生赤霉病 小麦

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天为什么会发生赤霉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气候条件、菌源量以及栽培管理等有密切关系。 (1)气候:小麦抽穗开花阶段气温高、湿度大,对赤霉病发生极为有利。温度在15℃以上就能发病,25℃最适宜。春季气温回升早,又有足够的湿度,病害就提早发生。在25℃的适温和连续36小时以上的饱和湿度下,病害潜育期只需2天,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或湿度不足,潜育期就延长。 (2)菌源量:越冬菌发生量的多少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越冬带菌率高的地区和年份发病重。但是越冬菌发生量的大小,又与春季田间温湿度有关。温湿度高的,子囊子壳发生时就大;反之,就少。 (3)栽培管理:品种之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感病性亦有差异。一般生育前期较抗病,生育后期较易感病。各生育期中以开花期最易感染,抽穗期次之,乳熟期再次之,至蜡熟期发病就很轻微。播种早的,抽穗、成熟早,常能躲过易感病的抽穗开花阶段,发病轻。反之,播种晚的,成熟期延迟,开花期容易遇到阴雨,加重危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施用氮肥过多、过迟,植株生长衰弱或徒长,植株抗病力降低,因此发病重。

中国农业推广网 > 实用技术 > 种植业 > 正文

小麦抽穗扬花期,谨防赤霉病发生

作者:河北省灵寿县农牧局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15/5/11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抽穗扬花期多雨年份,气温保持在15℃以上,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流行。我县症状以穗腐为主,一般一个穗上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当病菌侵害穗轴或穗颈时,被侵害部位以上全部枯死,可造成小麦部分小穗、半截穗甚至整穗枯死。田间潮湿时,发病部位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病穗籽粒秕瘦,质量和品质下降。
近几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均不同程度发生,田间有一定的菌源积累。当前我县小麦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各农户要高度重视,并抓住关键时期积极进行有效的喷药预防。
防治时间及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亩用药液不少于30公斤,于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小麦抽穗扬花期若连续阴雨,则抢在雨前喷雾,雨日天数长时,可隔5~7天再喷1次。往年严重地块扬花后立即再喷药1次。第一次喷雾可结合吸浆虫成虫喷雾防治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