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配制饲料:
一般0周龄~4周龄仔鸡的饲料,每公斤应含粗蛋白质20%~21%;5周龄以上的肉鸡饲料中,每公斤应含粗蛋白质占18%~19%,钙占1%,磷占0.65%,而且要特别注意口粮中各种氨基酸的平衡,以满足鸡的生长发育需要。
二、调整出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冬季鸡舍内要保温,在热天则需搞好鸡舍通风降温工作,鸡舍的最佳温度在21℃~24℃之间。近年来,各地推广应用的“二明二暗”光照法,在养鸡户中应用效果很好。其具体做法是:采用2小时光照、2小时黑暗的光照法,既可以保证鸡的采食量,又可以节省电能消耗,使肉鸡的活动与休息适量。增加光照,可按每平方米鸡舍2瓦~2.5瓦的光照强度安白炽灯,或按1瓦~1.5瓦的光照强度安日光灯。
三、合理饲喂:
肉鸡最好饲喂颗粒饲料,如果饲喂干粉料,则宜少吃多添。要有足够的料槽和饮水器。一般2周龄以上的鸡,每30只~40只应有一个1米长的料槽,每70只~80只应有1个1米长的饮水器,这样可以节省饲料消耗。
四、减少饲料浪费:
饲喂肉鸡要做到少给勤添,尽量做到槽内不剩料或少剩料。应选购全价颗粒饲料,避免鸡挑食。饲料要求新鲜,一次购进或自配不要过多,以一周用完为宜。在自配饲料时,在保证营养的条件下,要尽可能选择当地价格低的原料,以降低成本。同时还要防止鼠害,加喂砂砾,以助消化。
五、搞好疫病防治: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冶”的方针。按当地疫病流行特点,按时给鸡接种疫苗和进行预防投药,特别是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如体内外寄生虫病、轻度球虫病和吸收不良综合症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尤其要引起注意。
一、合理配料、降低成本:利用本地饲料资源,在保证饲养标准不变的前提下选用廉价原料,如用饼粕类原料代替部分鱼粉;用芝麻饼、花生粕、菜粕代替部分豆粕。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资料成本。
二、固定料槽、控制喂料:由于散养土鸡吃料时容易拥挤,会打翻料槽或料桶,造成饲料浪费。因此在饲喂过程中一定要固定好料槽或料桶,高度大致和鸡背高度一致,料槽或料桶要多放几个。每次加料量以加到料槽或料桶容量的1/3为宜,以鸡40分钟吃完为度。每日分4次加料,冬季应在晚上添加饲料1次。
三、及时断啄、淘汰劣质土鸡并定期除虫:采取及时断啄、定期除虫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饲料浪费。及时淘汰病、弱、残、低产或停产的母鸡与多余的公鸡。
四、科学保管饲料:存放饲料及原料的库房应干燥、通风;根据生产需要多次少量购进原料,尽量较少原料贮存的时间;防止鼠害,鸟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上一篇: 扶贫工作中“五个一批”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进行棉盲蝽发生防治基本情况汇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