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一4.8mm,形状似蚊,浅红色,触角15节,黄色,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略凹;雄蚊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像2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卵长椭圆形,初白色,后变橙红色或紫红色。末龄幼虫体纺锤形;蛆状。幼虫共3龄,1龄蛆形;3龄体形与2龄虫相似。蛹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
【防治方法】
防治稻瘿蚊的策略是“抓秧田,保本田,控为害,把三关,重点防住主害代”。冬春期间结合积肥彻底铲除销毁田边、沟边、埂边的越冬寄主,冬翻田、冷烂锈水田都要及早冬耕翻犁,并在第2年惊蜇前进行灌水溶田,最大限度地压低虫源基数。调节水稻播插期以错开稻瘿蚊的盛发期,可以减低其为害。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使禾苗早生快发,减少无效分蘖,及时排水晒田,加强栽培管理,加速幼穗分化形成,可以抑制稻瘿蚊的入侵。
种子处理:可用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25一50ml/l00kg种子或35%丁硫克百威粉剂600一800g/100kg种子拌种。
药剂防治主要是中稻和双晚稻秧田防治,以压低晚稻大田的虫源。以卵孵始感期至高峰期内施药效果最佳。以混合农药毒土法较为有效,使用时分别拌匀泥粉或细沙撒施或做成药团塞于水稻根部。施药前稻田必须灌好水,药后保持3mm水层3一5天,以提高药效。可用下列药剂:3%氯唑磷颗粒剂Ikg/亩;8%噻嗪酮·毒死蜱颗粒剂1.25一1.5kg/亩;10%灭线磷颗粒剂1一1.5kg/亩;3%克百威颗粒剂2一3kg/亩;1.8%阿维菌素乳油200一300ml/亩,拌土10一15kg均匀撒施。
在成虫盛发至卵孵化高峰期,可用下列药剂:48%毒死蜱乳油100一200mll亩;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20一30ml/亩;40%三唑磷乳油60一80ml/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一30g/亩,对水50一60kg,均匀喷雾。
上一篇: 香瓜霉烂,如何防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