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耕改土,施好包心肥
甘薯是块根农作物,高产需要有耕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种植前应因地制宜采用粘土客沙,沙土加泥的办法,以改良土壤质地;并进行深耕,加深耕作层3-4厘米。
在深耕改土的基础上,给合整畦施好包心肥。整畦时经四犁二加深后,施上稻草、土杂肥、猪牛粪等农家肥料,每亩施用量为2500-3000公斤。
二、改大畦稀植为小畦合理密植
施好包心肥后,两边再向畦心方向各二犁成畦;适当复土后,亩施钙镁磷(或过磷酸钙)40公斤,然后培畦整成畦高35-40厘米的高畦;畦宽(带沟)早薯95-100厘米,晚薯90厘米左右。小畦加高畦增加土壤表面积,扩大阳光照射面积,可提高白天温度,夜间降温快,可以创造温差,有利薯块膨大,结大薯,夺高产。插植株距20-25厘米,早薯插3000-3500穴,晚薯插3500-4000穴。
三、改老蔓育苗为块薯育苗
根据近年来的栽培实践和试验结果,选用适宜我县栽培的:湘薯75-55、金山57、金山72、泉薯10号、岩薯5号等优良品种,并改老蔓育苗为块薯育苗。长期采用老蔓越冬苗,造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块薯育苗可有效控制病虫蔓延,提高种性,克服品种退化,早出苗、育壮苗,增产效果显著。选择苗龄30天,色泽新鲜、茎粗大、节间长短适中、根点粗大、无不定根的顶端嫩壮苗,苗长20-23厘米,6叶包心,剪时乳液多而浓,无病虫害。
四、改深插斜插为平插浅插
平插浅插能增加薯苗入土节数和有效提高结薯率,插时平插平压,盖土3-4厘米,入土4-5节,使入土茎节处于最佳土层中,入土深度一致,结薯大小均匀,栽培部位土壤气体交换好,氧气充足,有利于早生根,长粗根,促进早成活,保全苗,早结薯,多结薯。
早薯插植始期应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5°C以上,地温达到17-18°C时为依据,外安溪在4月中旬,内安溪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晚薯可通过耕作制度改革来实现早插,稻头薯应在大暑前插完。
五、改管理粗放为精细管理
在施包心肥的基础上,主要掌握早施点头肥,重施夹边肥,适施裂缝肥,并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比例2:1:3)。早薯每亩施纯氮13-15公斤,晚薯每亩应施纯氮10-12公斤。包心肥占总施肥量的25-30%,以有机肥、农家肥和磷肥为主;插后10-15天施点头肥,占总施肥量的15%左右,以速效氮肥和水肥为主;插后35-45天施夹边肥,占总施肥量的50%左右,以土杂肥、氮肥、钾肥为主;早薯在9月上旬,晚薯在9月中旬施裂缝肥,占总施肥量的5-10%,以水肥和钾肥为主;后期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2-3次。
插后浇水活苗,确保成活。发根还苗后适当控水,保持土壤水份不低于65%,促进土体疏松通气和块根形成。中期植株生长量大,特别是进入薯块膨大期,耗水量较多,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70-80%。后期耗水逐渐减少,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为宜,尽量少灌水,遇雨天及时清沟排水,防渍水,防烂薯。
培育无病种苗,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甘薯瘟、疮痂病,蔓割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在抓好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在甘薯生长的关健时期,及时深入田间检查,做好斜纹夜蛾、甘薯小象虫、茎螟、卷叶虫等虫害的防治,在结薯期及时诱杀老鼠。
上一篇: 西瓜集约化穴盘育苗基质预处理方法?
下一篇: 怎样计算主要繁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