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淡水鱼 > 养殖黑鱼如何进行鱼病防治? 淡水鱼

养殖黑鱼如何进行鱼病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烂皮病

防治方法

(1)黑鱼专养池,每隔10—15天用25毫克/升石灰和1 毫克/升漂白粉交眷进行全池泼洒消毒。

(2)发病池,先杀虫后灭菌消炎。具体治疗方法是:先 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杀虫,隔两天后用1毫克/升漂白 粉灭菌。同时每100公斤黑鱼用呋喃唑酮4克制成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喂5天为1个疗程,疗效显著。

二、出血性败血症

防治方法

(1)池每隔10—15天交替用25毫克/升生石 灰和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杀灭致病菌,可有效预 防此病发生。

(2)发病池用呋喃唑酮药饵投喂,每100公斤黑鱼用呋喃唑酮4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个疗程。

(3)发病黑鱼专养池,用鱼复康2号药饵饲喂。每次100 公斤黑鱼用鱼复康280克,加面粉拌和均匀制成药糊后再与饲料鱼块拌和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为一个疗程。

(4)发病黑鱼专养池,用鱼复6号药饵饲喂,100公斤乌 鳢用鱼复6号鱼药100克,药饵制作方法同上,每天1次,连4天为一个疗程。

三、烂鳃病 有细菌性及寄生虫性两种病原。

(1)细菌性烂鳃病 患病黑鱼体发黑,体表无其它明显症状,不摄食,离群独 游,不怕惊吓,鳃部枯液显著增多,鳃片呈灰白色,有些局部坏 死。解剖检查,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肾脏充血肿大,消化道无明显症状。

(2)寄生虫性烂鳃病 患病黑鱼体发黑,体表无其它明显症状,食欲减退,严重 时不摄食,行动呈焦躁不安状,有窜游现象。鳃部粘液增加,鳃 片充血、红肿,且有腐蚀现象。解剖镜下检查,可见中华鳋等寄生虫。   

烂鳃病流行于气温较高的6—9月,各种规格的鱼都 会发生,感染力强,一旦发病,会迅速殃及其它鱼。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发病黑鱼的死亡率可达90%左右。 黑鱼寄生虫性烂鳃病大多发生于5—9月,发病黑鱼多为规格较大的鱼种及成鱼,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比细菌性烂鳃病 低。   

防治方法

(1)认真仔细检查病鱼的症状,准确诊断病原,然后对症下药治疗。

(2)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方法与出血性败血病相同。

(3)寄生虫性烂鳃病的防治,先用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隔两天,再用0.3毫克/升强氯精全池泼洒灭菌,以防寄生虫叮咬的伤口继发感染。

四、暴发性出血病 病鱼鳞片松散,胸鳍基部、腹部充血发炎,体壁两侧有垂直鱼体侧线的出血条纹,有些病鱼体有眼眶、肌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

治疗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内服按由1000kg饲料用鱼血安4千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外用百毒消、强效杀灭海因等药物对水体、食台、渔具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