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丹毒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猪丹毒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急性型:常见,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以突然爆发,死亡高。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退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死亡。 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三、病理变化 急性型猪丹毒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 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 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塞,关节肿大,变形。

①败血型猪丹毒。最急性的病猪常突然死亡,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症状。体温突然升至42℃以上,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结膜潮红。病初粪便干燥,后期发生下痢、卧地不起。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成暗紫色,用手按压时退色,撤去指压即复原。极严重的病猪,常后肢麻痹,呼吸困难,寒颤。病程一般为3~4天,死亡率可达50~80%。

②疹块型猪丹毒。病猪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增至41℃以上,便秘,呕吐。经1~2天后,在胸、背侧、颈部及四肢外面等处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方型或菱形疹块,故俗称打火印。疹块初期坚硬,后变为红色,多呈偏平凸起,界限明显,体温下降,其后形成痂皮,病愈后脱落。病程为8~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