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春季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要点? 其他经作

春季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油菜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以终花期至接近成熟期发病为最重,菌核病危害油菜叶片、叶柄、茎秆、花和荚,以茎秆发病为较重。感病植株的叶片、茎秆、花瓣常易腐烂,病荚往往提早枯死,茎秆腐烂,从而造成大量倒伏。春后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高产。
  1、清沟排渍。开春后雨水增多,要及时清理沟渠,做到沟沟畅通,降低田间湿度,防止土壤渍水闭气而造成烂根。春后正值油菜开花、枝叶生长旺盛期,田间郁闭程度大,有利于病害蔓延,开沟排渍可以降低田间地下水位,改善油菜生长环境,增强根系活动,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中耕松土,消灭子囊盘。开春后,应抓紧利用晴天及早进行中耕松土,既能控制杂草生长,深埋菌核,破坏子囊盘,还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油菜春发稳长。中耕深度应掌握湿田深、干田浅,苗旺深、苗弱浅的原则。
  3、花期摘除黄叶。花期是油菜菌核病最易浸染的时期,加上越冬菌核的病菌子囊孢子释放与花期吻合时间长,因而子囊盘形成的高峰期与病叶增长的高峰期往往处在同一个时期,在油菜终花前后分次将主茎1.2米以下的长柄叶、短柄叶和主茎低位无效叶摘除,中断病菌的再浸染,使其无法侵入茎秆,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实践证明,摘黄叶的防病效果比喷药的效果要好。但须注意的是,每次摘除的黄叶应及时带到田外沤肥或作饲料,以防病菌再次传播浸染。
4、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油菜生长后期应严格控制氮肥用量,以免造成贪青迟熟、田间郁闭而引起发病,应结合松土培蔸增施磷钾肥,每亩用氯化钾5~6公斤加入粪尿水100~150公斤,对水浇施1次,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又可减少花蕾脱落,增加分枝,增角、增粒、增重,达到增产目的。
  5、及时施药防治。一般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1次药,每亩用40%灭病威150毫升或25%多菌灵20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蚜虫,宜选用大功臣、蚜虱净、一遍净、凯速达等农药。
  6、收割方式。油菜菌核病有50%~90%集中在茎秆基部12~15厘米,重病区和重病田的油菜成熟时要改进收割方式,将枯株连根拔起,不让菌核脱落田中,以减少土壤中菌核残留量,并尽可能将茎秆作高温堆肥或作柴烧掉,从而有效降低下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

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至开花期中耕培可切断菌核产生的子囊果栖,对减轻病害发生有明显作用,还能控制杂草的生民,改善上壤的通透性。

  三、适时打老叶在油菜盛花期至终花期,及时把黄、老、病叶摘除,以减少病源,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打老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打下的老叶要带到田外销毁。

  四,增施钾肥春季给油菜增施钾肥,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亩用氯化钾5~6公斤,选择晴天下午对水浇施油菜根部。也可在现蕾至开花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五、药剂防治重点在感病品种田、连作田、低洼田及偏施氮肥长势过旺的油菜田施用。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田间病叶率8%~10%、病茎率1%时施药,亩用40%的多菌灵胶悬剂150克,对水50~75公斤喷施,隔7~10天再喷1次。喷药时应喷在油菜中下部茎叶上,以提高防治效果。

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尤以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更要精心治好该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至开花期中耕培可切断菌核产生的子囊果栖,对减轻病害发生有明显作用,还能控制杂草的生民,改善上壤的通透性。

  三、适时打老叶在油菜盛花期至终花期,及时把黄、老、病叶摘除,以减少病源,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打老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打下的老叶要带到田外销毁。

  四,增施钾肥春季给油菜增施钾肥,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亩用氯化钾5~6公斤,选择晴天下午对水浇施油菜根部。也可在现蕾至开花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五、药剂防治重点在感病品种田、连作田、低洼田及偏施氮肥长势过旺的油菜田施用。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田间病叶率8%~10%、病茎率1%时施药,亩用40%的多菌灵胶悬剂150克,对水50~75公斤喷施,隔7~10天再喷1次。喷药时应喷在油菜中下部茎叶上,以提高防治效果。

春季雨水较多时,油菜田土壤含水量高,影响根系生长,吸收能力下降,甚至早衰,加上油菜田间郁蔽,有利于菌核病发生。因此,农民应因时而动,切实加强油菜菌核病春季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丰产。

一、农业防治。 1、清沟排水。要多开沟,开深沟 (特别是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2、盛花期及时摘除病、黄、老叶,随即带出田外作饲料或集中沤肥,不可丢弃在田间,从而减轻病菌蔓延危害。

二、药剂防治。 在油菜开花期,叶病株率达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时开始喷药防治。药剂有:1、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3%菌核净粉喷粉;2、20%施宝灵悬浮液2500-3000倍液喷雾;3、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4、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5、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可轮换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