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包括山羊痘和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
本病潜伏期为6~8天。体温升高至41~42℃,鼻腔和眼结膜有卡他性脓性炎症。在颜面、乳房、外阴、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发生暗红色斑疹,并迅速发展为丘疹,疹块逐渐增大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凸起。瘦弱羊特别是羔羊,全身发痘严重,波及内脏反应明显,继发重度肺炎,孕羊几乎全部流产或产死胎,病死率很高。因此,要注意对本病的防治。
一、做好免疫注射
每年定期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健康羊群全部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0.5毫升/只,尾下或股内侧皮内注射,注苗后1个星期左右产生保护抗体。
二、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内卫生。对病羊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三、及时治疗
对病羊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对症治疗;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粘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四、加强消毒灭源
羊舍、羊场环境、用具、饮水等应定期进行严格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对已发病的羊群,要隔离病羊,及时进行治疗。病羊尸体必须深埋,羊圈舍及用具要严格消毒。
五、慎重引种
山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防重于治。严禁从疫区引种。从非疫区引种也要了解当地的疫情状况,羊群的免疫情况,并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落地后进行隔离观察20天左右,证实无病后再合群。如果发生疑似山羊痘疫病,应当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争取及时规范的治疗,减少损失。
羊的体温在40度以上,先用清开灵或柴胡退烧,待到体温正常注射英国凯诺的羊痘血抗(200斤/瓶)+干扰素,同时分点注射高含量的抗生素,轻者一针即可,重者连用2-3天。
上一篇: 如何最快时间内提高水稻田土壤的通透性?
下一篇: 怎么确定每亩机插秧大田的稻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