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豆黄叶病怎样防治?
防治措施:1、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2、平衡配方施肥、补充微量元素(锌、铁、硫、钙);3、禁收麦茬、保护土壤结构;4、当黄叶病发 生时可喷药微肥,每亩喷硫酸锌2两,配杀菌剂“保治达”一袋;植物调节剂“绿风95”或“三日灵”、“惠满丰”(任选一种),食用红糖2两,喷后 三天变绿,恢复正常。
大豆黄叶病防治方法
黄叶病在大豆等豆科作物上发病较为广泛,如不及时防治,对作物生长会造成严重危害。如早期发病、叶片发黄、植株矮小、不结荚。中期发病,即使结荚,也无粒,即使有粒,也瘪,造成严重减产或颗粒无收。
发病原因
1、品种抗病性差异。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较大。紫花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往往较强,发病轻;白花大豆品种抗病性较差,发病重。
2、连作。连作田往往存在营养元素亏缺现象,特别是缺乏铁、锰、硼、钼等微量元素,会严重阻碍大豆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根瘤的形成,降低植株的固氮能力,导致地上部心叶发黄。病情由上向下发展,严重时病叶呈黄白色,产生褐色坏死斑点,甚至焦枯死亡。
3、病菌感染也是黄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病株根系生长不良,严重的根系发黑,茎基部有腐烂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当地一些小麦田施用的除草剂中含氯磺隆、甲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致后茬大豆受到药害。二是一些田块大豆发生了立枯病等病害。
4、天气条件。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会使植株输导组织栓化,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最终造成大豆黄叶;高温后暴雨骤晴,也会加速黄叶病的蔓延。
防治措施:
1、多施农家肥、微生物肥改良土壤结构;
2、预防:平衡配方施肥,亩喷施锌、铁适量加郑州益微双螯“半日青”40毫升;
3、治疗:黄叶病发生时可喷药微肥锌、铁,杀菌剂“18%咪鲜.松脂铜”;配植物调节剂“半日青”。喷后三天变绿,恢复正常。
4、禁收麦茬、保护土壤结构。
上一篇: 鱼塘肥水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水稻为什么低温多雨年份氮肥量大空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