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适时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治病害。水稻生长期要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既要避免长期深灌,也要防止晒田过度,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控制纹枯病危害程度。
二是药剂防治。纹枯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水流传播,在密植的稻丛间菌丝也能蔓延传病,一般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末期,主要在株间或丛间横向扩展亦称水平扩展,导致田间病株率和病丛率的增加,其后病部由下位叶鞘向上位叶鞘和上部叶片发展,危害水稻上部功能叶,增加水稻的秕粒数。
因此药剂防治纹枯病应抓好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在水稻分蘖至分蘖末期,当丛发病率达5%时,施药在于杀死气生菌丝,控制病害的水平扩展。第二个时期即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时,用药防治,在于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向上部叶鞘和叶片的发展,保护水稻上部三片功能叶不受侵染。
目前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像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
在水稻分蘖盛期即水稻封行前(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己唑醇40毫升对水20—30公斤,或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每亩用10%己唑醇55毫升对水30—4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可有效预防、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1)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是衡量品种抗病性指标,也是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快速手段。水稻对纹枯病抗性高的资源较少,目前生产上早稻耐病品种有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熟品种有豫粳6号、辐龙香糯。晚稻耐病品种有冀粳14号、花粳45号、辽粳244号、沈农43号等。(2)打涝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涝并带出田外深埋。(3)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 | ||
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4)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首选广灭灵水剂500-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100ml对水50L喷雾或对水400L泼浇。或每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50-76ml、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g、50%甲基立枯灵(利克菌)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200g,每667m2用药液50L。也可用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或10%稻宁(甲基砷酸钙)可湿性粉剂100g加水100L喷施,或加水400-500L泼施,或拌细土25kg撒施。还可用5%田安(甲基砷酸铁胺)水剂200g加水100L喷雾或对水400L浇泼,或用500g拌细土20kg撒施,注意用药量和在孕穗前使用,防止产生药害。发病较重时可选用20%担菌灵乳剂每667m2用药125-150mL或用75%担菌灵可湿性粉剂75g与异稻瘟净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兼治稻瘟病。还可用10%灭锈胺乳剂每667m2250ml或25%禾穗宁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50-70g,对水75L喷雾,效果好药效长。也可选用77%护丰安(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绿邦98水稻专用型6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75L分别在孕穗始期、孕穗末期各防1次,对病穴率、病株率及功能叶鞘病斑严重度,防效都很显著,有效地保护功能叶片。也可选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于水稻孕穗期一次用药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纹枯病、叶鞘腐败病、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能兼治水稻中后期多种病害。此外,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 |
上一篇: 怎样给仔猪断尾?
下一篇: 个体奶牛的产奶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