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菊花怎样种植? 其他经作

菊花怎样种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菊花培育过程中,其主要技术环节是:盆土配制、母本留种、养殖、上盆定植、水肥管理、摘心抹芽除蕾等方面。
  盆土配制:盆栽菊花的土壤要求土质疏松,腐殖质丰富。菊花最忌连年栽在原地或使用栽过菊花的老盆土,因为连作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对菊花生长不利。所以,每年都要准备新的培养土。
  母本留种:为了保留和发展不同的菊花品种,在开花期就要一一登记,造册编号。于11月中旬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作畦深栽(比原土球约深3厘米以上),随即浇灌定根水,栽后3天—4天施一次液肥并铺盖糖灰,剪去地上部花枝和老干。若冬天干旱,要注意及时浇水。来年3月可扒开糖灰,进行中耕除草,施肥2次—3次,以促进萌芽。4月初,摘去正头,通常每丛留种3株。
  养殖:菊花的养殖方法有扦插、分株、嫁接、播种等,一般以扦插为主。菊花扦插,4月上旬清明后即可开始,分期分批,一直可延续到7月上旬,一般矮品种早插,高品种迟插。插穗宜选择健壮母本萌发的嫩枝,在顶端长约3厘米处剪下,去掉下面叶片,基部用利刀削平。株行距3厘米×4厘米,先用竹签插一个小洞,然后将插穗插入土中1厘米许,随插随用手指压实。插后立即喷水,搞好遮阳设施。在没有生根以前,应勤喷水,生根以后,浇水可适当减少。扦插后,大约3周—4周可生根,生根后即可分栽上盆。
  上盆定植: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扦插苗移植时摘心一次。盆底垫粗粒土,上面再填培养土。定植后,勤除杂草,保持盆面土壤疏松。
  水肥管理:菊花刚上盆时,要少浇水,成活后,视土壤干湿程度和天气情况决定浇水量。施肥要注意适量,一般每半月施稀薄人粪液肥一次,高温或过分干燥时不宜施肥。9月初菊花孕蕾时换盆一次,以抑制徒长,促进花蕾发育。换盆时,除去部分宿土,添些肥土,此后可逐步增加肥料的浓度,3天—5天施浓肥一次,促使花蕾迅速膨大。但绿菊孕蕾期不要追肥,更要避免施用磷肥。不同品种需肥量也不一样。如莲座类、舞莲类需肥量比较大,而单平瓣类品种需肥量则较少。施肥时,切勿沾染菊叶,以防叶焦枯落。
  摘心、抹芽、除蕾:摘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开花头数,同时也可以防止植株生长过高。一般标本菊摘心3次—4次,大立菊摘心5次—6次,悬崖菊要不断摘心。植株较高的摘心次数多,生长缓慢的摘心次数可减少。摘心要适时,一般在5片叶子时摘去顶端3枚嫩叶,摘心过迟茎干木质化,摘心分叉处容易断裂倒伏。立秋后停止摘心,以后在新枝的叶腋间还会不断萌发新芽,这些新芽新梢要随时抹掉。正常情况下,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陆续出现花蕾,可根据培育要求进行疏蕾和保蕾。

菊花性喜光照充足,凉爽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也可稍有遮荫。它属短日照花卉,可以通过遮光或延长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或延期开花。

  菊花喜水,但怕积水。夏季浇水量要大,早、晚各浇水一次。天早时要多浇,阴雨天少浇,遇大雨时应及时倒掉盆内积水,以免烂根。浇水时要尽量使水温与土壤温度相接近。冬季可选在午后天气较暖时浇水,夏季可在早,晚天气凉爽时浇水。盆栽菊花要同干间湿。在孕蕾至含苞待放时期需水量增大,花开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但要经常用清水喷洒,防止泥浆、肥液沾污叶片,造成烂叶。

  菊花喜肥,平时幼苗每月施一次液肥,春、夏季宜少施肥,施淡肥,以防徒长。立秋后菊花逐渐孕蕾,要增加施船次数,一般10天施一次肥。肥料以麻酱渣为主,干施时要通过松土使肥料与培养土掺合均匀,液肥主要用于追肥。施肥时间,一般在天气晴朗,盆土稍干的时候施用,这样既有和于根部充分吸收肥料,又可避免雨淋造成肥料流失。菊花易养,叶难养,茎部叶片常因水肥施用不当而枯萎、脱落,所以施肥时要注意保护下部叶片。一般在施肥的第二天清晨浇一次清水,平时也要常用清水喷洒,将叶片上的泥土、污斑冲洗干净,保持叶片清洁。菊花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菊花的生长状态而定。例如,菊花叶子黄瘦、无光泽,表明菊花肥料不足,应立即追肥,若叶子肥厚而发黑,油亮有光泽,即表明肥料太多,应停止施肥。总之,随着菊花植株的成长,要逐渐增加肥料的用量。前期以氮肥为主,促使植株生长,立秋以后要增施磷肥,促使花朵生长。当花蕾形成以后,一般4-5天就要施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