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种子催芽基本环节有哪些? 水稻

水稻种子催芽基本环节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种子催芽的基本技术环节是“高温破胸、保湿催芽、低温晾芽”。

  1、高温破胸。

  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高温上限内(即最高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8℃),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慢,且不整齐,播种后易形成大小苗。将吸足水份的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手试不烫手)泡5-10分钟(增加能量),起水后立即用用湿麻袋包好种子,四周用稻草覆盖保温(麻袋、稻草的作用是透气、保温、保湿),稻种很快就会升温,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隔半天用手摸一下种子,不烫手就可以。切不可用塑料布、塑料编织袋、尼龙袋包扎,因为其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种子缺氧(种子破胸时要呼吸大量氧气),产生酒精,使种子中毒死亡

  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一般12-24小时就可破胸。

  2、保湿催芽:种子白芽露出后是最容易烧芽的时候,要立刻降温至28℃以下,只要不超过30℃,就不会烧芽。破胸出芽后,揭去稻草,温床温度控制在25-28度,湿度保持在80%左右,维持12个小时左右即可催出标准牙,当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就达到催芽要求了。机插秧的秧苗催芽标准为露白或芽长2毫米时为宜。

  3、低温晾芽:由于出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一温度一般要高于当时的气温。摊晾炼芽使种芽得到锻炼,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种芽的抗性和提高生命力。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室内摊晾,,在自然温度下炼苗一天, 达到内湿外干就可播种了。

(来源于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