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沙质壤上,排水良好的,可与前茬作物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轮作。黏壤、过沙的土壤均不适宜。地选好后深翻18~20厘米,耙细耙平,做成宽200厘米,高12~15厘米的畦,畦沟深15~20厘米,宽30厘米左右。每公顷施腐熟的厩肥和堆肥37500~75000千克,均匀施入表土层。
2.繁殖方法
浙贝目前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太慢。
(1)鳞茎繁殖:9~10月上旬,将种子田里的浙贝挖出来,选种鳞茎,做种用的一般选2号贝(4.5~7厘米≧直径)。
种子田的鳞茎选择的标准是鳞茎直径3-5厘米,鳞瓣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损伤和病害,边挖边裁,其他号的贝母暂时在室内存放,厚度5厘米。栽植方法: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从气温来看,当气温达到22~27℃时即可下种。2号种鳞茎每公顷6000千克左右,3号贝做种每公顷9000千克左右。
(2)种子繁殖:要经过4~5年,繁殖才达到2号、3号鳞茎大小。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重点放在浙贝母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的前期进行,结合施肥,每隔15天进行一次中耕锄草。冬肥应以迟效性肥料为主。重施基肥,在畦面上开浅沟,每公顷人粪尿15000千克施于沟内,覆土,上面再盖厩肥、垃圾和饼肥混合发酵的肥料。
(2)灌溉排水:浙贝从2~4月需水多一点,整个生长期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但北方春季干旱,每周浇一次水,南方雨季要注意排水。
(3)摘花:为了使鳞茎充分得到养分,花期要摘花,不能摘得过早或过晚。当花长2~3朵时采为合适。
4.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越冬病原。②发病较严重的土地不直重茬。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浙贝的抗病力。④发病前,在3月下旬喷射1:1:100的波尔多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2)黑斑病:由真菌引起。防治方法:同灰霉病。
(3)软腐病是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方法:①选择健壮无病的鳞茎作种。②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种植。③药剂防治:结合防治螨类、地下害虫,用农用链霉素喷雾防治。
(4)干腐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方法:用50%氯溴异氰尿酸喷雾防治。
(5)蛴螬是金龟子幼虫,危害浙贝鳞茎的主要是铜绿金龟子幼虫。其他金龟子幼虫也危害。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虫口。②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并覆土盖肥,减少成虫产卵。③整地翻士时,拾取幼虫作鸡鸭饲料。④灯光诱杀成虫金龟子。⑤下种前半月每公顷施375~450千克石灰氮,以杀死幼虫。⑥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浇注根部周围土壤。⑦结合施肥,将石蒜鳞茎洗净捣碎,每50千克粪放3~4千克石蒜浸出液进行浇治。
(6)豆芜青又名“红豆娘”,喜吃浙贝叶片。 成虫喜群集危害,将斯贝叶片咬成缺刻、空洞或全部吃光,留下较粗的叶脉。严重时成片浙贝被吃成光杆,影响地下部鳞茎产量,但发生不很普遍。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群集性,及时用网捕捉,集中杀死。但应注意豆芫菁在受惊时会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能使人的皮肤中毒起泡,因此不能直接用手捕捉。②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750千克喷雾。
(7)沟金针虫土名叫“叩头虫”,是危害浙贝的地下害虫之一。防治方法:改变地下害虫的生活条件,将害虫翻出土面,让天敌和自然环境消灭它。在金针虫化蛹时,将蛹室破坏,使其大量死亡。
(8)葱螨防治方法:①室内贮藏的鳞茎在起土后适当排放,使螨在干燥环境下死亡或离开鳞茎。②下种前严格挑选种子,把腐烂有螨的剔出。③下种前用杀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浸种。
(五)采收加工
商品浙贝,5月中下旬植株枯萎时,选择晴天收获,从畦的一端采挖,不伤鳞茎,洗出鳞茎上的泥土,选大的鳞茎挖去心芽,加工成元宝贝。较小的鳞茎不去心芽,整个加工成为珠贝。挖下的心芽可加工成贝芯。挖贝心时应注意:①有重瓣的鳞片要分开,便于晒干。②心芽不要挖得太大,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1)去皮加石灰:去皮的方法是将鳞茎相互碰撞摩擦。去皮的目的在于使内部的水分容易挥发。加石灰的目的,一方面可将鳞茎内部的水吸到外表来,另一方面石所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2)晒干:加工后的浙贝第二天放在阳光下晒,连晒3~4天后,用麻袋装起来,在室内堆放1-3天,让内部水分渗到表面来,再晒1~2天,就可以晒干。在晒干的过程中,每天用筛子(筛眼的孔径约0.5厘米)将脱落的石灰及杂物等筛去。
上一篇: 如何防控荔枝蒂蛀虫?
下一篇: 一枝黄花的适宜生长环境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