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覆盖前的准备。韭菜叶片经过几次严霜冻枯之后,用锨顺韭垄将畦面的韭菜枯叶铲平,再用竹耙搂净。如果畦土已结冻,可夜间覆盖草苫子等物,待畦土解冻后,扒开韭根,晾晒5-6天,使鳞茎经受日晒夜冻,有利于打破休眠期,使出苗整齐,也可杀死部分韭蛆。覆盖前2-3天,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500-600倍液浇灌韭墩,然后撒施与土掺匀的腐熟有机肥,接着浇一次透水,即可准备覆盖薄膜。阳畦冬韭在大雪至冬至覆盖,小拱棚冬韭在大寒至立春覆盖。
二、覆盖后的管理
1、及时揭盖草苫:盖韭的畦温白天要掌握在20-25,不要超过30,夜间不要低于6-8。根据畦温和天气情况要及时揭盖草苫。一般在韭菜未出土前草苫子要晚揭早盖,上午在苫子上的霜雪化后揭开,下午3-4点钟盖上,以利提高畦温,促进早发。韭菜出土后要早揭晚盖,延长见光时间,以利提高产量,遇到雨雪天气,只要雨住雪停就要将草苫上的积雪扫掉并提开草苫;连阴天时也要适当揭开草苫让韭黄见光。
2、注意打扫薄膜:一是可以将薄膜上积聚的尘土、碎草扫掉增加透光度;二是可以将畦内凝聚在薄膜上的水珠打落,以利增光增温。一般每天要振打5-6次,清扫1次,不论扫或打都要用力轻缓,防止损伤薄膜。
3、及时通风:韭菜长到29厘米高时,畦温达到30时就要在畦子后面或小拱棚两头适当开口通风。以利降温散湿,补充畦内二氧化碳;防止灰霉病、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4、适时防治韭菜灰霉病和疫病:一是培育无病壮苗,二是严格掌握温湿度,三是发现畦内零星植株发病时,要趁晴暖无风天的中午喷药防治。对于韭菜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重点喷洒新叶及周围土壤;对于韭菜疫病,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灌根;以上药剂每亩用药液40-50千克,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
5、培土:利用培土的办法软化韭白,可提高盖韭品质。具体做法是:随韭菜的生长,将过筛、晾干、晒暖的细土分次培于韭菜基部。
三、收割及管理。一般阳畦盖韭从覆盖到割第一刀约需30-35天;小拱棚约需25-30天。割韭菜要选择晴暖天气的中午;要随揭膜随割,割多少揭多少,防止冻害发生。第一刀收割后,要施适量的有细肥,并将畦面搂平,覆盖上薄膜,视墒情酌情浇水。再经过25天左右割第二刀。二刀割后再过30天左右割第三刀。割三刀后不能再割。三刀后,天气已转暖,可撤去覆盖物,加强肥水管理,使其恢复生长。
1、及时揭盖草苫:盖韭的畦温白天要掌握在20-25,不要超过30,夜间不要低于6-8。根据畦温和天气情况要及时揭盖草苫。一般在韭菜未出土前草苫子要晚揭早盖,上午在苫子上的霜雪化后揭开,下午3-4点钟盖上,以利提高畦温,促进早发。韭菜出土后要早揭晚盖,延长见光时间,以利提高产量,遇到雨雪天气,只要雨住雪停就要将草苫上的积雪扫掉并提开草苫;连阴天时也要适当揭开草苫让韭黄见光。
2、注意打扫薄膜:一是可以将薄膜上积聚的尘土、碎草扫掉增加透光度;二是可以将畦内凝聚在薄膜上的水珠打落,以利增光增温。一般每天要振打5-6次,清扫1次,不论扫或打都要用力轻缓,防止损伤薄膜。
3、及时通风:韭菜长到29厘米高时,畦温达到30时就要在畦子后面或小拱棚两头适当开口通风。以利降温散湿,补充畦内二氧化碳;防止灰霉病、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4、适时防治韭菜灰霉病和疫病:一是培育无病壮苗,二是严格掌握温湿度,三是发现畦内零星植株发病时,要趁晴暖无风天的中午喷药防治。对于韭菜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重点喷洒新叶及周围土壤;对于韭菜疫病,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灌根;以上药剂每亩用药液40-50千克,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
5、培土:利用培土的办法软化韭白,可提高盖韭品质。具体做法是:随韭菜的生长,将过筛、晾干、晒暖的细土分次培于韭菜基部。
1.扣棚前韭畦的管理 11月中旬,把韭菜畦中的枯叶、杂草等割除并清理干净后在行间中耕,开沟施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施后覆土与韭墩相平并浇水,待覆土下沉后,再盖1次细土,埋严韭墩。
2.适当培土 韭菜扣棚后25天左右可以出苗,等到苗长到6厘米高时,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土高3~4厘米时;苗长到10厘米高时再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为6~7厘米,韭菜根部就变成了土堆,行间变成了沟。
3.温度管理 韭菜生长适温为18~20℃,棚内白天保持20℃左右,夜晚保持6℃以上,扣棚初期气温偏高,可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温。头刀韭菜收割前4~5天,适当揭膜放风,收割后不通风,待新叶长到9~12厘米高,棚温超过25℃以上时放风,每次浇水后,可适当通风降温。
4.肥水管理 割头刀韭菜前不浇水,待二刀韭菜长至6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或人畜粪肥1500公斤,收割前4~5天再浇水,水量以棚温而定。以后每割一刀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5.适期收割 当韭菜到20~25厘米高时割第一刀,以后每刀间隔20~25天,一般棚内收割3~4刀,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收割时掌握:最早的收割期应在5片叶以后,收割时下刀不要太深,贴土皮即可,否则鳞茎受伤会造成缺苗断条。
6.病虫害防治 大棚韭菜病虫害主要有韭蛆和灰霉病,韭蛆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效较好。
上一篇: 棉花各时期的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下一篇: 防治葡萄病虫害的基本方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