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虫多在土壤5~30厘米处生存,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可存活1~3年,翌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离开卵块的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瘿,或称根结,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根结线虫可逐步成为优势种。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土壤湿度适合蔬菜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其为害砂土常较粘土重,适宜土壤pH4~8。
上一篇: 什么是畜产品放射性污染?
下一篇: 仙客来的别称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