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丝瓜塑料大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 其他蔬菜

丝瓜塑料大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育苗

  大棚丝瓜栽培最好采用电热线育苗,播种期安排在1月中旬,将精选种子在55℃热水中烫10~15分钟,然后浸种6~10小时,用湿布包好,保持25~30℃催芽,芽长2~3毫米时播种。播种后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18~20℃,不可低于15℃,出苗后温度要适当降低。待瓜苗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将其移入装有营养土的塑料营养钵中,这样有利于培育壮苗。移苗要在晴天上午进行,边移植边浇水。移苗后,浇足水,盖上薄膜。当苗有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为了提高秧苗素质,苗龄一般控制在40天左右,最长不超过45天,防止幼苗根系老化形成僵苗。

  2.定植

  (1)整地扣棚

  大棚栽培丝瓜蝇选择疏松、肥沃、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为宜,避免重茬。耕翻晒垄后,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饼肥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60千克。整地作畦。做成畦宽90厘米、沟宽40厘米的深沟高畦,有利排灌。大棚膜、地膜宜在定植前一周覆盖好,大棚膜最好选用7~8米宽的聚乙烯长寿无滴膜。2.合理密植定植期大多在2月下旬,一般采用双行栽植。大行距80厘米左右,小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35~40厘米。667平方米栽3000株左右。由于移栽时外界气温较低,故大棚内一般要套两个3米宽的小棚,并在小棚上覆盖草帘,采用多层覆盖保温栽培技术,确保瓜秧安全越冬。

  3.定植后管理

  (1)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至3月底前,以防冻保温为主。采取大棚、草帘、小棚和地膜四层覆盖,保持棚内气温白天28~30℃,夜间15~18℃。至4月底前,夜间仍以保温为主,白天注意通风降温。5月份以后以通风降温排湿为主。当夜间最低温度为15℃以上时,可撤除大棚底脚囿裙膜。保留顶膜防雨,昼夜通风。

  (2)肥水管理

  丝瓜生长期长,茎叶生长最大,结瓜多,特别是开花结果后,发棵与结果齐头并进。故需肥量大,追肥要前轻后重,前期发得起。不疯长,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一般抽蔓后,追施一次提苗肥。667平方米施10千克尿素。开花坐果后,追施一次膨瓜肥。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丝瓜上市后要经常追肥。一般要求上市一次,追肥一次。特别是结果盛期,正是营养需求的高峰期。要追施重肥。这是保证丰产的关键。丝瓜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生长初期为了促进发棵不宜过浸外,在生长中后期,要采用膜下暗灌等方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发棵和结果的需要。

  (3)植株调整

  丝瓜茎叶生长旺盛,需进行植株调整。大棚早熟丝瓜密植栽培,正常只选留主蔓结瓜,一般不留侧蔓。当丝瓜长到5片叶以上时,茎蔓开始伸长,应及时绑蔓,通常采用塑料绳吊蔓,以便于管理和降蔓。随着茎蔓的伸长。应多次理蔓降蔓,使茎、叶均匀分布,形成良好的受光姿态。茎蔓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高度水平上,以防止顶部接触薄膜被烧伤。在丝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地摘除病叶、老叶、卷须以及畸形的花果,以利于养分集中,促进瓜条肥大。

  (4)人工授粉

  丝瓜生长前期,温度低,昆虫少,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早期人工辅助授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丝瓜的前期产量,这也是大棚丝瓜早熟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早上5-8时进行。

  4.收获

  丝瓜以嫩瓜食用,采收期非常严格,丝瓜采收的标准是以果实内纤维尚未硬化、嫩瓜大小适中、果梗光滑、茸毛减少,果皮柔软而无光滑感即可采收。如采收过迟,则纤维硬化,不便食用。大棚丝瓜生长速度极快,一般在授粉后10~12天即可采收。大棚丝瓜连续结果性强,一般隔一天采收一次,盛果期每天都要采收。

  病虫害防治

  大棚丝瓜生长期间,一般虫害较少,主要是病害。前期主要防灰霉病、霜霉病,后期主要防白粉病和枯萎病。灰霉病可用克霉灵5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交替喷药防治,霜霉病可采用72.2%普力克1000倍或40%乙磷铝400倍交替喷药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灵10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或70%甲基拖布津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250毫升左右。